基于读者需求的智慧服务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

来源 :2018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传统图书馆时期、计算机化时期以及数字化时期.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在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也亟待新的转型——从数字化到智慧化.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开展智慧服务,将成为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丛书作为一种重要的书籍类型,有着深远的文化研究价值。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学术、书籍史的重要材料。它的发展变化就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是典籍之汇编,书籍之书。从文献学的角度讲它是古代文献的主要保存载体,是文献的主要传播形式,同时也是书籍分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从学术文化史的角度而言,丛书是学术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是书籍影响力的指向性参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丛书发展依旧方兴
灾难备份,简称灾备,它是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前建立系统化的数据应急方式,以应对灾难的发生.其目的就是确保关键业务运行的持续性以及减少非计划内的宕机时间.随着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日益进步,各种新近技术逐渐出现国家图书馆在各项工作中,加快自身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的速度,正在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地和知识枢纽.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各个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而保存本作为第一本进入书库的文献,相比基藏本和流通本更富永久保存的使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图书馆服务的拓展、读者流量的增加以及读者阅读范围的扩大,保存本的提取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存本的流通压力,致使许多珍贵、有保存价值和保存意义的文献不堪压力,频频“歇业”在架,既影响了对读者的服务,又不利于文献的保护.保存本作为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的文献复
“社会教育”一词最先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ph Wilhelm Diesterweg)于1835年在其著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首次提出.中国在1902年7月的《教育世界》杂志中刊登了日本利根川《家庭教育法》的译文,第一次出现了“社会教育”的称谓.“社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活动,其中图书馆作为面向全体公民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机构
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计6章55条,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也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它的出台使得公共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发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奠定中国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基础,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格局,有助
幼儿教育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视的教育,幼儿教育的目标是摒弃各种违背儿童健康成长的理念与做法,开展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幼儿教育,尊重儿童学习的特点,着眼于幼儿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幼儿教育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快乐幸福、理解尊重、保教关爱、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习惯养成、心智启蒙、适宜环境八个方面.依据幼儿阅读特点实施阅读指导,既是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实施幼儿阅读指
当前,数据以指数级速度增长,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价值,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处理,找出数据背后的深层规律,可以有效指导工作实践,对产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目前,通过有效分析挖掘大数据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美国于2012年3月29日推出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在此基础上,又于2016年5月
近年来,对少年儿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少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各行各业受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实体行业和服务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提出以来,新的社会发展态势和互联网创新成果对传统产业模式和原有服务形态造成了严重冲击,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新能力等一系列挑战.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法》具体条款的解读,从多元化办馆主体、社会力量参与建
报纸是刊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方面发展状况的一种文献,以文字和图片方式从不同视角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原始文献的价值,是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图书,报纸传递信息的速度快、时效性强且传播范围广.随着出版物形式的不断多样化,为保证出版物的完整收藏与妥善保存,呈缴范围的不断扩展是必然趋势,今后必然会将实体出版物对应的电子版本及其他数字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