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慢性肾脏病尿蛋白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二届(第2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脏病(Chromic kidney disease,CKD)既是传统的疑难病,又是目前危害南京地区公众(包括小儿和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报道,CKD患者早期的肾损害是以“尿蛋白”为主要临床特征.各种分子量的尿蛋白不仅是早期CKD肾损害的标志物,也是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促进因素.因此,减少尿蛋白,延缓CKD进展是中医肾脏病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本课题所收集的199例早期CKD患者中,作为尿蛋白独立相关因素的中医证候包括“腰酸、食少纳呆、小溲黄赤、泛酸、夜尿增多、浮肿、泡沫尿、咳嗽、畏寒肢冷”等:早期CKD患者出现尿蛋白的主要脏器与“肾、脾”有关,其基本病机是“脾肾两虚”,“脾肾气虚证”是早期CKD患者独立的证型:中分子尿蛋白和尿酶与早期CKD患者中医证候密切相关,其中,UAIb与脾肾气虚证相关,可以作为早期CKD患者脾肾气虚证的微观证素之一;UNAG与早期CKD患者脾肾气虚证有一定关系;“银热证”可能也是早期CKD患者的独立证型。
其他文献
自2007年1月~2007年11月对5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三金片口服治疗,并与50例患者单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对照,本文现将其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左氧氟沙星与三金片合用,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两组近期疗效如痊愈率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主要症状消除时间快于对照组,而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疗效优于对照组,考虑与三金片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及三金片的抗细菌粘附及提高机体
肾脏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果,大量的实验证实TGF—β1在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的前期研究也表明,TGF—β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在肾小球成纤维细胞增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具有一定的预防与逆转肾脏纤维化的作用,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TSN)是丹参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具有拮抗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
近年来,国内外在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许多进展。阿霉素肾病模型是公认的能较好地模拟肾小球疾病模型之一。笔者从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发病机制、分类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简述阿霉素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利于了解此模型的特点。
高尿酸血症(指慢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岭代谢紊乱或尿酸运转蛋白功能失常,使血尿酸升高的病变。体液中的尿酸,98%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在37℃、pH7.4的生理条件下尿酸的最大溶解度为380 μmol/L(6.4mg,dl)。因此,不论男女,当血清尿酸值≥416p mol/L(7.0mg/dl)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健康人的血清尿酸值(sua)大致在男性为238-357 μmol/L(4.0-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DM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一般认为,DN一旦出现蛋白尿,病情将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加重,直至发牛肾功能衰竭。笔者采用益气滋肾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并观察对中医症候积分及血中Ⅳ-C、ET、ANP、生化,尿中UAER的变化.现进行总结。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滋肾通络法组和苯那普利组虽均有降低中医症候积分的作用(p<0.01,p<0.05 ),但益
张振忠是北京市石景山中医医院教授,内科主任医师,糖尿病肾病专家,兼任陕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教授从医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糖尿病、肾病、男性病等疑难杂症,辨证精确,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笔者将其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进行介绍。
业师张振忠为1990年国务院批准全国首批500名中医专家一杜雨茂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善长于治疗各种原发及继发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擅于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等。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从师侍诊,见业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重视病因病机辨证,用药配伍精当,疗效显著,深感获益颇多。本文将其部分经验进行整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多采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肾脏移植手术,虽可使部分患者的病情暂时减轻或少数完全缓解,但是由于费用昂贵,且有副作用,肾脏移植存活时间及来源有限,西药方面目前仅有少数对症药物,至今尚无证对病因病理从根本上改善和恢复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因此常认为本病是“慢性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然而,在笔者从事肾病临床工作几十年来,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CRF并不是完全不可逆转的,部分患者、尤其是肾功不
IgA肾病是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散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或伴毛细血管袢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及病理改变.Ig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在亚洲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0%一50%.属祖国医学“尿血”、“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此病多由急性病失治、误治所致,也有患者因其无明显症状,未予重视,日久则发病,该病病机复杂,变化较多,治疗颇为棘手。张振忠教授从事多年临床及科学研究,对该病认识深刻
肾盂肾炎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引起的肾盂、肾盏粘膜和肾小管肾间质感染性炎症.很多细菌可以导致本病,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杆菌,占60~80%.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产碱杆菌、绿脓杆菌等.本病感染途径常见上行感染、亦有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多见于女性。有尿路梗阻、畸形及全身抵抗力低下时易发病.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造成的排尿不畅或尿液滞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