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高龄患者辨治体会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硬化闭塞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临床上各种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不断增多,动脉硬化闭塞症已成为现在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病,特别是本病的一些高龄患者(这里主要指70岁以上患者),同时伴有全身性动脉硬化,以及年老体弱,气血亏虚,阴阳失衡,脏腑衰弱等体质特征,因此在治疗上,既要对疾病本身进行关注,更要对患者体质状态进行详辨,治病与疗体同时兼顾,这样整体辨治,方可解除病痛,缩短疗程,使人登寿域.
其他文献
作者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有自然本体的人体与自然和谐统一与伦理本位的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两层含义.本文从生成、构成、规律性认知三个方面,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本体意义,即天地合气生人、人与天地自然同体同构、人与天地自然存在通应关系,并对儒、道、理学、医各家各派的思想作了比较,强调中医学参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其在生成、构成与规律性认知上的深刻把握和独特创新,是其他各家难以比拟的.
《护产厅日记》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朝鲜王室子女的出生过程,对于研究朝鲜王朝后期针对临产,分娩,产后和新生儿症状等所实施的医学处置以及产房布置,分娩礼仪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产前主要通过医官的定期问诊来促进医护关系的形成并保证产妇的安定,医官主要通过对医女的诊察所见进行判断来开具处方.所记载处方中,临产时善用佛手散和人参茶,产后淤血症常用加味芎归汤,而产后调理则主要使用和饭藿汤进行食治.新生儿急救尤其
目的:了解明时期朝鲜医学发展特点.方法:在前人文献学研究基础上,从医学史研究视角入手,以作补充.结果:《乡药集成方》引用中国宋金元医书有104种,引用明医书1种;《医方类聚》引用中国宋金元医书有97种,引用明医书15种;《东医宝鉴》引用中国宋金元医书有31种,引用明医书21种.结论:明时朝鲜医书受我国宋金元医学思想影响较大,但与同时期的中国医学亦有互动.
王清任,我国清代伟大的医学家.一名全任,字勋臣.王清任通过多年解剖生理观察,结合临床实践,捕捉到了创新中医理论的新契机.其撰写的《医林改错》虽不足四万字,但其学术影响颇大.王清任注重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解剖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并发展了中医理论,其中较为有影响的是"脑髓说",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受到越来越多中外医学家广泛重视,开拓了临床治疗疑难重证的新思路.本文从大脑的生理基础、解剖位置
近代中医的一大流派--孟河医派,不仅是常州地区著名的医学流派,而且在整个中医学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孟河名医云集,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学术特色明显,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孟河医家在医学上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他们用药以和缓醇正为本,结合每个病例灵活变通以求切中病情,再从努力发掘,总结提高来达到精深的境界,这是我们现代中医工作者在处方用药时值得借鉴的宝
本文首先对历代主要文献中出现的热入血室证的相关内容进行考察,总结出了热入血室证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然后探讨了现代社会对于女性子宫相关综合征的应对方式应该如何改进。同时本文还从女性医学的角度对热入血室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各种危害女性子宫健康的环境以及韩医学上的解决方案。
我科建科以来,收治四肢动静脉及淋巴系统等周围血管病,偶见几例特殊病例,现介绍3例,病例1:丹毒反复发作伴低蛋白血症,该患者丹毒反复发作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双下肢水肿及腹水主要与乳糜胸长期漏出白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有关,予禁食及补充白蛋白后症状明显缓解。病例2:中医辨证治疗象皮肿,中医的清热、除湿、解毒、活血之法对本病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在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即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病例3:中医辨证治疗
湿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湿邪既可由侵袭而至,也可由体内而生.后者是代谢障碍所致,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痛风、等居高不下.尤其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与湿邪关系密切。在已确诊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有湿邪临床表现如形体肥胖,或超重,血脂高,动脉血管有斑块,口黏纳呆,大便不爽。舌淡胖,或有齿痕,舌淡暗,或舌淡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予燥湿利湿治疗,陈皮
目的:观察糖尿病溃疡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探讨该信号通路在糖尿病难愈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液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分别取正常对照组与DM组制作溃疡模型.观察创面造模后第3d、第7d、第14d对照组及DM组创面愈合情况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法、RT-PCR法检测创面组织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精气匮乏,阳气不足和(或)阳气功能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心精)功能不足或障碍,易出现肌性动脉或微血管痉挛,体现“寒主收引”,以及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痰),或合并血栓(瘀),体现中医“寒主凝滞”,即精气匮乏,虚寒内生,而出现收引及凝滞病变,营卫道路阻塞不通,四末失养而萎废,四末营卫阻塞郁遏而化热,热盛肉腐。“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