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之争已不是纯粹的科技之争

来源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转基因之争已不是纯科技论争,近年来生物技术公司在华的一些活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危及中国多方面的安全。对待粮食转基因相关问题的态度应是科技问题可充分研讨,国家利益和安全问题不容商量;同时应尽快调整有关政策,完善有关生物科研、成果推广以及保护人民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国内生产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促进我国的生物科研,维护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切实有效地解决粮食问题、农业问题,进而维护经济安全、国家安全。
其他文献
中国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一般不具有税种的开征权和税率的决定权,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形成的特定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间可能展开事实上的税收竞争.本文采集各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来考察中国各省份宏观税负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拟合一个税收竞争反应函数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在总体评估的基础上,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界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段估计.经验证据表明,中国省际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在同一年度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生计费用扣除标准,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并举例测算了家庭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得出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费用扣除制度可以减轻纳税人税负、实现税收公平的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中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探讨税收意识与税收遵从的现实内涵,从征税、纳税、用税视角分析税收意识对税收遵从的影响,认为税收意识的觉醒要通过重塑征税目的意识与征税规范意识、政府职能转型、法制建设、公共产品服务、公平正义及民主监督等途径实现,并对提升税收遵从产生深远影响.
经济增长伴随着结构失衡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一个特征事实.结构失衡业已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大困境,思考其成因与转型意义重大.本文认为这是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的阿基里斯之踵.由于政府支出具有外部性,资本或劳动的边际收益不会递减,从而政府主导的经济也能够使经济体得以内生增长.倘若政府实施平等政策,经济结构不会失衡,但为了获得更高的总量增长,政府会对不同部门实施倾斜的税赋和支出——正是这种为增长而实施的政
本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所谓“计划经济”,其实就是一种“无限政府经济”,即政府在其中扮演无限角色、包揽无限事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失败在于“无限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大力清理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存量,同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严控行政审批事项增量,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运用也应有限度,任何级别的政府机构及领导都不能随意动用行政手段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三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文献回顾,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构念建立了三者的测度量表,利用中国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合成了"三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对"三化"互动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业化能够引起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大致被看作是城镇化和农业
本文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订中长期全面改革方案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四点框架性意见.简单说,十二个字:"中长期、大视野、攻重点、说新话."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订的中长期改革方案,应该比前三个经济改革的决定,更带有战略性和历史性,社会改革要围绕“社会共生”和社会组织创新,5个重点:一是收入分配改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三是事业单位改革;四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创建;五是社会组织改革。政治改革要围绕“把
本文就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研究,社会主义就是社会公共利益至上的社会,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体现,提出了财政信息完整、透明、公开,预算及预算调整审批,控制政府运行支出等财政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对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财政分配,强化民众及代表机构的监督,是实现公共利益之上的必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通过探究网络实名制的内涵,分析了其法律关系,实名制的管理模式一直都在争议中前行,例如先前的储蓄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及微博客实名制等。当前推行网络实名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韩国网络实名制的兴衰历程给了人们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国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和制定相关互联网管理政策,既要看到互联网的通信工具属性,也要看到互联网的社会媒体属性,建立清晰完善的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同时,提高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才是
大数据一方面描绘社会现阶段信息流动和传播的特征,另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带来变革.网络新媒体带来法律新问题,网络舆情、网络媒体审判与司法存在矛盾和冲突,网络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调这些矛盾和冲突.网络新媒体和法互为弹性适应的双方,大数据时代要正确处理传媒与法的关系,重构网络新传媒与法的关系.网络立法对传媒的信息传播,一方面是限制与约束信息无序流动,另一方面也是保障与支持信息的安全。但是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