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转型与人才培养

来源 :首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技术和新媒体似乎已经把传统出版业逼到了角落.作为传统出版人,不由追问:数字化转型之后,传统出版业真的没有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吗?由于这样的疑问,在面对这样的局面时,出版人对数字出版的到来似乎拥有一种本能的抗拒.但无论是恐惧还是抗拒,身边大多数读者已经完成了从读纸向读屏的跨越(如手机和上网),且读屏的消费多于读纸(如用于支付手机短信和上网的费用相比买书的费用).几千年形成的传统阅读方式正在开始改变,这种改变比两千年前从读竹简向读纸的那种改变还要彻底,而且这种改变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一个极端的说法是传统出版正在快速地去实物化、去中介化,去实物化言明了出版无需物质载体,去中介化则是声称出版不需要加工过程,也不需要编辑.显然,很多人不会认可这样的观点.但无论如何,技术的浪潮首先开始于基本的革新——科学的、技术的和组织的革新,随着革新得到推广普及,革新方式逐渐多样化.熟悉的领域也必然渐行渐远,新事物的影响不可逆转.
其他文献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区之一.其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使得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开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基地.本文将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从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开展自然教育的必要性,开展自然教育的做法,现阶段取得的成效及对未来的思考4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说明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状况.
本文以美国地球教育协会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其系列课程内容,为借鉴世界先进地球教育课程的教育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通过介绍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
从“地球守护者”课程的引进到结束,“自然之友”自然教育学校(原为自然之友环境教育部,现为“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坚守“地球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本文以“自然之友”自然教育学校为例,从“地球守护者”课程的引进、“地球教育”理念的介绍、获得的启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从小寨子沟的工程师到自然体验师再到北川自然学堂的创办者,北川学堂的创始人用精力和汗水将自然教育带到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谱写了一段艰辛又成功的创办自然教育学堂之路.北川自然学堂立足于自然教育,以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呼吁社会关爱和保护自然.本文从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介绍、北川自然学堂的创建历程、北川自然学堂的稳健发展与收获等8个方面,对北川自然学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溪源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治联盟”成立是福建省流域水生态文明教育的典型示范.成员单位在面对多元利益驱动的各类主体时,如何画出最大的同心圆,这既是联盟成立的初衷,也是联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每一个环境都可以成为本土化水环境自然教育的抓手.
杜威曾说:“教育不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教育就是生活.”地球教育正是让学习、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从而找到不给地球增加负担的、和谐地享受地球万物的生活方式.本文阐述从接触到学习地球教育过程中的感悟、反思以及未来的方向.
本文简要介绍了台湾环境友善种子切入环境教育的初心,指出环境课程的设计是基于觉知、知识、态度、技能到行动等环境教育五大目标的反复实践.从台湾的台江国家公园到大陆沙家浜的环境教育案例分享中看到一个环境教育企业的内涵是如何利用特色的土地资源,整合专业的人力与方案,达到保育、研究、文化、游憩和教育等功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西华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的发端背景;阐述了四川环境教育1+N平台的发展以及平台搭建的策略和方法;指出了在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驱动下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开展全学段城市水环境教育与科普的必要性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实例表明了环境教育与科普应从培养意识过渡到培养行动力的策略.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龙湖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实施路径以及在生态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阐述了水环境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具体介绍了水之趣、水之韵、水之蕴等课程的具体内容,为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了范例.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水和水污染现象.本文以溪源江为例,通过阐述水环境教育的现状、目的以及如何开展水环境教育等方面,为水环境教育提供可操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