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企业成功推进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以方正集团1999-2008年间的变革实践为例

来源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krrock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助对方正集团1999-2008年间组织变革实践的分析,揭示了困境中企业推进组织变革时应该遵循的内在逻辑。本文认为,持续多年绩效不佳与多项矛盾凸显是企业陷入困境的表征,构建强有力的新任高管团队是有效推进组织变革的重要前提,有助于推进困境中企业组织变革的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能够以阅历和行为体现潜质、善于在任职初期展现能力、背景多元并能获得充分授权;新任高管团队应把解决困境中企业最为迫切的问题作为变革的切入点,努力充实企业现金流,优先考虑以应急战略缓解企业困境,并在动态调整企业的业务布局与发展道路。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事项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对我国2000年1月1日到2010年4月13日之间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市场反应绩效和财务绩效进行了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在分拆上市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后有显著的正向市场反应,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次之,上市公告日前后短期市场反应为负,长期为正。本文通过对所有案例在分拆上市前后年度的现金流状况、现金收益(即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资产总市值)、偿债能力、盈利能力
政府审计是公共财产的卫士;它的特殊的身份,使它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审计也在不断拓宽审计监督范围的边界,正朝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方向延伸。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既有可靠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 济安全的各项功能。
区域创新系统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界定区域内创新活动密集、创新规模较大、创 新能力具有代表性、对区域有明显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创新系统为区域中的创新极。将区域创新系统视为多创新极共 生演化系统,建立基于多创新极共生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进而利用生态学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极间共生演化模式进行分析,建立多创新极共生演化动力模型,通过模拟发现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本质区别有二:
产业创新网络化发展使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不在拘泥于一种形式,产业的发展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国际化路径。本文从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半导体产业网络国际化进程对比分析,发现合适的产业创新国际化演进路径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企业创新路径与产业创新网络共同演化的结果,条件不同,其演化路径不同,并且成果也不同。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成功的关键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技术创新是以既有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学习与创造活动,本研究抓住这一本质,考察了智力资本、吸收能力及其相互作用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中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能直接有效地提升技术创新绩效,而结构资本中的组织惯例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其正面作用是有助于提升知识管理水
动态能力是决定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探究动态能力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动态能力与资源基础理论和传统能力的关系;同时,在识别了动态能力发展的三个障碍后,阐述了发展动态能力的四个方法,并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模型;其后,讨论了中国情境下动态能力研究的挑战。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能力是第二序位的,它不是一种惯例,而是一个过程或行为指向;动态环境、内外部监督将调节企业探索新的资源和能力;新
开放式创新作为新兴的创新趋势正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开放式创新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企业如何选择开放式创新,学术界形成了“懒惰论”和“冒险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倾向。处于转型经济中的实力相对薄弱的中国企业如何进行取舍开放式创新,成为中国企业创新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选择大连光洋这一典型创新企业为案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其开放式创新实践的复杂过程作了深入考察和分析,提出开放式创新多种类型及其演化过程的
资源基础观(RBV)理论认为,具有异质性的企业资源能够为其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和超额绩效,但对于这一理 论命题鲜有定量研究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尤其是现有的理论和研究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有价值、难以模仿、稀缺性以及不可复制这些资源特质性在企业绩效提升过程中的各自的角色、作用关系以及贡献如何。本研究设计以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为样本,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资源特性的维度以及与资源管理能力的不同组合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本文在资源基础理论拓展分析的基础上,并且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渠道伙伴之间双边专用性投资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海尔公司的研究来说明该模型在现实中的可行性。该模型认为双边专用型投资能够有效地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而促进企业之间正式契约的达成和关系信任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又为双方知识的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学习,进而产生合作创新。同时,特定关系的吸收能力在模型中起调节作用
由于技术融合的广泛发生而导致的产业界限模糊使企业必须重新正视业务组合与对外合作问题。理论上对多元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多元化的测量以及多元化与企业业绩的关系上。本文通过对11家相机制造企业100多年发展历史的研究,提出以下两个命题:多元化有利于技术融合的发生,而技术融合是否发生以及融合的效果则取决于业务组合与未来可能融合的技术所属产业形成怎样的对应关系;合作有利于技术融合的发生,技术融合发生与否以及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