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oil C/N ratio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rea:implications for theuse of subaqueous sediment C/N r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ediment carbon/nitrogen (C/N) ratio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ng lacustrine and coastalpaleo-environments,becaus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N ratios result from aquatic phytoplankton versus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terrestrial plants.However,researchers have not yet taken into account the factthat topsoil organic matter is another important terrestrial organic source for lacustrine and coastal sediments.
其他文献
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陆内主干活动断裂带,从广义上讲,其西起哈拉湖,向东经祁连、冷龙岭、天祝、景泰、哈思山、海原,止于六盘山,全长近1000km,并分为多个活动性不同的段落。对海原断裂中段的红疙瘩点进行了详细考察。为了得到可靠的滑动速率,首先使用长距地基LiDAR对该研究点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得到全区高密度的点云数据。另外,采用小型无人飞行器(sUAV)对研究区进行航拍,并将300余张航片进
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产生了近六万个滑坡,大多数滑坡物质至今还停留在震区的山坡和谷地。通过对岷江、沱江、涪江三大河流16个站点地震前后悬浮物通量的比较,利用卫星影像图绘制了滑坡地图,计算得到滑坡物质的体积,并评估了2008年汶川地震对河流输沙量的控制过程和可能的影响时间。结果表明,相对于地震前,三条河流的输沙量增加了3-7倍。根据2008-2012年期间三条河流的年平均输沙速率,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边界“年轻高地形但低水平缩短速率”的特征引发了对其隆升机制(地形演化)的争论,确定新生代地壳缩短量及其对隆升的直接贡献是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选取龙门山南段新生代地壳缩短变形展开定量化研究,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新的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辅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确定该地区早新生代同构造生长地层记录并建立平衡地质剖面,更准确定量出龙门山南段新生代变形时间序列及其上地壳缩短量;基于浅层地震剖面
The Longmu-Gozha Co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system(LGCF)is located in remote western Tibet,forming a triple junction with both the Altyn Tagh fault(ATF)and the Karakorum fault(KF),the two major
本研究首次报导沿映秀-北川断裂带不同深度产出的多期假玄武玻璃,即多次大地震的直接证据。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岩心研究显示,从575.7~759m深为映秀-北川断裂带,在575.7-578m深的碎裂岩(原岩为彭灌杂岩)中存在假玄武玻璃脉,另外在~732.4m深处的断层泥(原岩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岩)样品中发现了~2mm厚的假玄武玻璃。SEM-EDS及TEM-EDX分析显示假玄武玻璃
2014年8月3日发生在中国云南省东北部的鲁甸县Ms6.5级地震,恰好位于川滇地块的外缘,其震后一周的余震显示发震断裂除走滑外,还带有少量向东的逆冲分量。为了弄清楚川滇地块外缘这套压扭性断裂产生的构造背景,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技术(D-InSAR)和多时序分析技术(Multi-Temporal InSAR),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与震间期断层面的滑移模拟,对鲁甸地震震区的震前应变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Paleomagnetism is helpful in defining long term region vertical axis rotations.However,so far paleomagnetic studie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e difficult to relate tectonic rotations to re
柴达木盆地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高原内陆盆地,构造上主要受控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大断裂;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物质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和盆地演化的详细记录。通过对天然剖面和钻孔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磁性地层研究,确定了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七个泉组的地层年代分别为:53.2~43.8M
本项目以气候-构造协同控制下地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大陆剥蚀风化与碳循环为主线,组织全国精干队伍,通过野外台站网络观测与地层采样分析,开展中国西部近现代风化过程与碳循环、新生代剥蚀记录与有机碳埋藏、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与CO2消耗通量、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剥蚀风化和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等主要内容的研究,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揭示季风和西风气候条件下我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通量变化及其碳消耗变
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盆地沉积了厚层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古高度和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然而该地区新生代地层的沉积时代还多有争议.笔者在该盆地沱沱河(TTH-C)剖面的雅西错群红层中发现了众多的孢粉类型,主要以,和Chenopodipollis的高含量,蕨类植物含量和双气囊针叶林成分均很少为主要特征.该地层的孢粉形态演化明显与临近的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和西宁盆地马哈拉沟组底部孢粉植物群组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