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强社战略打造专业化编辑队伍

来源 :第二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leon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韬奋先生是中国现代进步出版事业的先行者和杰出的编辑出版家.弘扬韬奋精神,对培养具有高尚文化理想和职业精神的出版从业者,特别是优秀的编辑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经过多年的积累,教育科学出版社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编辑人才队伍,为实现我社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他文献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养成在教育,编辑出版人才的养成在于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在出版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面临着转型与发展的问题,唯其如此,才能最终培养出既具有理论高度,又适应社会现状的出版人才.
出版业经营管理人才区分于一般的图书编辑发行人员,编辑发行人员乐于守成,经营管理人才注重企业长远的发展,编辑发行人员凡事依赖制度,经营管理人才凡事依赖人,编辑发行人员要求效率只需要把事情做对,经营管理人才要求效果则需要做对的事情.出版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明显高于编辑发行人员,他们需要更多把握出版行业宏观形势,更懂经营,更懂管理.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出版业编辑发行人才不少,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全面部署.数字出版具有信息海量,文化多元,互联互通,传输便捷,不受国界限制的特点,已成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佳渠道.北京印刷学院作为特色鲜明的出版传媒类高等院校,负有传授知识、传承文明、引领文化的历史责任,并一直保持着对文化产业,特别是出版产业的高度关注
本文试图对出版名家的概念作出界定,对历史评定出版名家的标准进行分析,对出版名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营造培养造就出版名家的环境机制。
大学出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出版业培养人才,并且目标很明确,希望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都是出版界的好编辑、好社长.但事实上,理想和现实往往有比较大的距离.一些出版社社长、总编经常对大学出版专业教师或在媒体上说,你们培养的人不要.为什么呢?这是摆在出版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很现实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编辑的核心价值是求实和创新,好编辑应是求实与创新的典范。好编辑当然非常重要,好编辑是文稿作品的再创造者,好编辑是图书品牌的铸造者,好编辑是出版社的灵魂。没有好编辑,难出好作品,难树好品牌,难立好企业。好编辑是图书编辑、出版、销售生产经营链条的策划者、设计师。图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就是编辑尊重作者追求、忠实作品内容、拓展作品内涵、创新作品形式、扩大作品影响的脚踏实地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出版人是复合型人才,要有较强的项目组织协调能力,善于领军作战,全盘操作,从前期选题策划、立项、谈判到后期组织编辑、营销推广,能够完整运作整个项目并取得成功。
“好编辑成才之路”这一主题不好讲,原因有“三难”.第一,什么样的编辑才是好编辑,评价指标很多,各有各的看法.第二,编辑业务千头万绪,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甲可能更擅长做这方面的工作,乙可能更擅长做那方面的工作,各有千秋,很难用一种标准去衡量.第三,全国现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家都有自己的出版特色、出版追求和企业文化,每家的编辑也就有着不同的成才环境,环境不同,成才的路径不尽相同.所以,如果
三个项目,就好比是三座大山,在跋涉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甘苦,终于站在山顶的时候,也就体会到了难能可贵的幸福。通过大项目的历练,能让编辑迅速成长和成熟。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编辑像作者一样投人其中,扮演作者的角色。我的一个体会是,打造一部有价值、经得起读者检验和时间考验的作品,是需要编辑这样去付出的,也值得编辑这样去付出。做学术编辑很难,因为要有较好的学术基本功,要有肯吃苦
好编辑,能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和境遇体验出发,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能够克制和约束“编辑”作为人和职业发展的不良境遇与感触,又能将其作为自己思想和观念的重要源泉,学会逐渐把自己的人生和生活,与正在从事的编辑/内容逐渐融合到一起:你将要学习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发掘你所亲历的生活、人生和社会现实;你亦将尝试如何把你正在做的内容转化成一种思考方式,让它指导你的思想和行动,去创造自己未来的故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