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三维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三维快速磁共振成像技术,同时观察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成分.方法 设计将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edSensing)与3DMERGE序列结合在一起的超快速血管壁三维MRI成像技术(CS-3DMERGE),使用GE3T(Signaexcite)及8通道相控阵双侧颈动脉线圈.并对23名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患者进行CS-3DMERGE扫描,与病理相对照,获得CS-3DMERGE成像技术的准确性.结果 行颈动脉内膜剥脱的23名患者(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67±8岁)均完成了双侧颈动脉CS-3DMERGE扫描.82.6%(38/46)的颈动脉血管图像纳入最后分析.分析斑块内成分与病理相对照发现,钙化(CA)具有很好的一致性(100%),脂质成分(LRNC)具有良好的一致性(81.6%),而出血(IPH)的一致性较一般(73.7%).对C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对LRNC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1%、57.1%;对IPH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3.6%、75%.结论 研发的三维快速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一次扫描完成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和斑块成分,从而达到对斑块易损程度的评估.同时大大缩短扫描时间,为今后快速成像提供新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2~69岁,平均59.38岁.均采用Pipeline通道下腰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Viper经皮椎弓根钉固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20~270min,平均156.
目的:探讨儿童毒蛇咬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岁4月~13岁,平均7.6岁;上肢咬伤8例,下肢咬伤18例;能明确并将蛇打死拿来医院4例,不明确何种蛇咬伤22例;就诊时间:伤后最早就诊3小时,最晚就诊时间为7天,平均27.2小时;22例可见咬痕,4例因入院前已经行切开引流,咬痕不明显,但均有咬痕处血流不止,患肢肿胀,并向近心端发展.17例出现咬伤处麻木感,2例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 的临床效果,重点记录并发症等。方法:回顾分析 2003年1 月- 2015 年6 月本院已行PKP/PVP手术的1030余例患者,年龄58岁—93岁,对于骨质疏松伴发骨折的患者,手术阶段从上胸椎(T4)—腰椎(L5),手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42例(椎体)。结合文献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讨论。
目的 研究不同对比剂跟踪平面对检查的影响,找到最佳ROI方法 选用飞利浦Brillianceict256层CT.选择60例常规冠脉CTA病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选择心脏扫描起始部升主动脉中心作为跟踪平面的ROI.另外30例选择胸部降主动脉作为跟踪平面的ROI.观察所选跟踪平面的CT值受到运动伪影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并记录.结果 其中30例选择心脏扫描起始部升主动脉中心作为跟踪平面的ROI
目的 CT扫描时急诊与危重病人的护理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120例急诊与危重病人行CT检查的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遵医嘱行必要的处理。结果在护理下1120例病人中1095例顺利完成了检查并获得了优良的图像,25例不能配合未能完成检查。结论CT扫描前及扫描过程中行有效的护理对急诊与危重病人是必要的,对保证病人平稳的完成CT扫描并取得优良的CT扫描图像特别重要。
目的 从1972年第一台仅用于颅脑检查的CT机诞生到如今已发展成为多排螺旋CT、双源CT...并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随着CT诊断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CT检查方法越来越普及,婴幼儿CT检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婴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如何减少婴幼儿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成为一名影像技师的必修课之一.方法 2000年联合国科学委员会关于原子照射的调查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放射性检查中,比
目的 探讨在乳腺钼靶摄影中,选择性拍摄切线位对乳腺肿块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触及乳腺肿块,但常规位置:头尾位(CC:cranio-caudal)+内外侧斜位(MLO:mediallateraloblique)显示欠佳者共计44例,均补充拍摄肿块切线位(TAN:tangential)片.统计联合摄影与常规体位摄影对肿块的检出情况,对加拍切线位片前后的肿块检出率做对比研究,并将两
目的 通过分析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在复发胶质瘤和无进展胶质瘤的差别,探讨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在预测胶质瘤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及规律随访的10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WHOⅡ级)和14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WHOⅣ级)患者(2例病理结果为WHOⅡ~Ⅲ级的归入高级别组),术前常规MRI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肝切除术治疗BCLCB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BCLCB期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肝切除术临床资料,记录临床基线条件及肝切除术前TACE次数及末次TACE与肝切除术间隔时间,记录肝切除术后1周及1月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目的 不可触及乳腺癌(non-palpablebreastcancer,NPBC)诊断比较困难,但其部分病例可出现微钙化。微钙化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非常关键。工作中,我们发现微钙化的几率非常大,而大部分“微钙化”却是乳腺的良性钙化,并非“早期乳腺癌的影像改变”。怎样从微钙化影像特点鉴别其良恶性,是影像学诊断中的难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性。方法 采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