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黄花叶病毒的遗传变异及品种抗性分析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是一类由土壤中习居的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L.)传播,严重威胁小麦粮食生产的病原微生物.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冬麦区,并引起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目前生产上唯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种植抗病品种.
其他文献
通过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发现热激蛋白HSP 70(heat shock protein 70)是Cry 1Ab等Bt毒素在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中肠上新的受体蛋白。为了研究和探索Hsp70与亚洲玉米螟对Bt抗性产生的关系,本文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上热激蛋白HSP 70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O印70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Bt
棉花(Gossypium spp.)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幼虫取食为害后会被诱导释放以萜烯类物质为主的挥发物,这些挥发物对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对棉铃虫取食6h、12h、24h和48h的Affymetrix棉花基因芯片表达谱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6个与萜烯类化合物合成途
前人研究表明蝴蝶可借助太阳和磁场利用生物钟基因(cryptochromes,cry)进行定向,但对夜蛾类定向迁飞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研究棉铃虫迁飞的定向和生物钟机制,本研究克隆了棉铃虫cry1和cry2家族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棉铃虫cry1包括7个基因,分别命名为cry1a,cry1b,cry1c,cry1d,cry1e,cry1f,cry19;cry2包括7个基因,分别命名为c
研究发现,绿盲蝽对寄主绿豆有明显的选择喜好性,间作绿豆诱集带可降低棉田绿盲蝽的种群发生数量。最近,我们研究了绿盲蝽与绿豆之间的化学通讯关系,试图从植物挥发物角度解析绿盲蝽的这种偏好行为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有文献记载,绿盲蝽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花具有趋好习性,但迄今未见有系统研究.最近,我们对绿盲蝽的趋花行为做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系统调查近200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消长动态,发现花期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发生数量明显高于非花期.
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是一种食性杂,为害严重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对玉米的为害加重,已经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和西南秋玉米穗期的重要害虫.为了揭示桃蛀螟不同地理种群内及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程度,进一步探讨桃蛀螟的迁飞可能性,为制定我国桃蛀螟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本研究对采自我国广西、广东、四川、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和辽宁等省(市、区)的17个寄主为玉
以米蛾卵为饲料对大草蛉进行大量的人工繁殖,其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且扩繁成本低。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米蛾卵饲养对大草蛉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状况,供人工繁殖利用大草蛉时做参考。本研究以大豆蚜饲养为对照,连续观察45天,记录大草蛉幼虫、蛹发育历期,雌虫产卵,成虫寿命等情况,研究结果如下。
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s) (EC 3.4.23)是蛋白水解酶的一个家族,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真菌及病毒中,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及生物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它以两个天冬氨酸残基作为底物活性位点,在酸性条件下发挥最佳活性.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450多种植物,引起的菌核病是顽固性病害.
会议
目前植物病毒脱除方法包括茎尖培养、热处理、化学处理及超低温处理等,超低温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脱毒方法.该方法相比传统的热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常以液氮为冷源,早期主要用于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稳定保存.
会议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和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是为害甘薯的3种主要病毒,分类上都属于马铃薯Y属(potyvirus)病毒。在田间这几种病毒常常混合侵染,对甘薯生产造成严重为害。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