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来源 :首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杆菌是一种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医院感染大肠杆菌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产EsBLs大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时有爆发流行,并很难治疗,因此,掌握产EsBLs的医院感染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对控制其医院感染流行极有意义.本研究对EsBLs表型确证试验检测出的产EsBLs的医院感染大肠杆菌进行耐药表型及PFGE分型研究。
其他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烧伤感染的主要菌种,因其内在特点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同时由于严重烧伤病人大量单一用药而导致耐药性上升,并且产生多重耐药性,使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及控制其传播和流行十分困难.对烧伤病房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并分析造成耐药菌株流行的可能原因,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是控制烧伤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报道广泛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背景下,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
革兰阴性杆菌依然是烧伤创面感染中最为重要的致病菌,尤其是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由于各种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明显上升.本文分析了我院住院烧伤病人创面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和耐药性情况,并观察百克瑞对创面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旨在为控制创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提供方法。
我院的ICU病房主要收治内、外、妇、儿科等科室各种危重患者,是全院危重患者监护病房.该病房患者多数都存在严重病理生理紊乱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状况,且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机械通气是抢救的主要措施.由于呼吸机的应用在治疗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我们对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所检出的病原菌进行监测、统计,结果显示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且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生物膜是指细菌在不利于其生长的环境下,如营养成分缺失,铁离子缺失等,通过产生外部多糖被膜多聚物,使细菌相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越来越多的生物材料应用于人体,如气管插管、导尿管、大静脉插管等等,容易造成细菌的粘连和生物膜的产生.很长时间以来就注意到细菌能够黏附到固体表面,形成一个光滑的外套,在自然界潮湿物体的表面常能看到这些细菌的生物膜.在工业微生物学中,细菌集落生长已经是发酵工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医学
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耐药的问题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各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为了解病原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及变化趋势,作者分析了环丙沙星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6年来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临床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且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状况非常严重.该菌获得多重耐药性的速度很快,并常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甚至造成医院感染的暴发,令抗菌感染治疗相当困难.因此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及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BLA)耐药基因的研究,了解基
当前,革兰氏阴性杆菌仍在临床感染中占主要地位,探讨其耐药谱,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本文介绍其研究材料和方法。
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临床上不规范和过度使用引致的耐药问题受到关注.产生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钝化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靶位16SrRNA基因突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下降及细菌对药物的吸收能下降是耐药的重要机制等,目前通常按其功能分成乙酰转移酶(AAC)、磷酸转移酶(APH)、核苷转移酶(ANT)三类,共30余种,革兰阴性杆菌中发现的主要有十余种,本文对其中较为常见的6种进行了检测。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快速检测阴沟肠杆菌的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及耐药情况,对临床医生抗感染提供合理用药非常必要.本文是 78株阴沟肠杆菌耐药分析报告。
为使临床细菌室快捷、方便地将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提供给临床.使病人的治疗有可靠的依据,监测细菌的变迁及耐药趋势.根据临床细菌室的需求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使用Powerbuilder进行开发软件.细菌室管理系统将VITIK全自动细菌分析仪检测结果中文化,将药敏K-B法,仪器测定药敏数据输入WHONET软件,检测医院各科室空气、物品、环境染菌情况.结论细菌室管理系统是检验科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