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契约文书初探--明清以来甘肃民间文书调查与研究之一

来源 :甘肃历史学会,中央肃州区委,肃州区人民政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l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清水江文书等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笔者结合甘肃酒泉市、张掖市、民乐县发现的6份契约文书,对清代河西走廊的土地买卖和土地典当契约做些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1977年6月,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在距离酒泉市城区以西约8公里处的果园乡丁家闸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处魏晋十六国时期彩绘壁画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西地区唯一一座绘有大型彩绘通壁壁画的墓葬,被学界命名为丁家闸五号墓,编号丁M5.酒泉丁家闸五号墓中的壁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历时1600余年仍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再现了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状况、人们的思想意识以及生产方式等,为研究十六国时期河西
1977年8月酒泉丁家闸五号壁画墓的发现和清理,是河西地区魏晋时期大型壁画墓的第一次发现.“燕居行乐图”共有十四位人物,可谓动静结合、配合相宜。从绘画技巧来看,这幅壁画继承了汉魏简洁明快的绘画传统,但也有很大的发展。从绘画风格上讲,“燕居行乐图”较河西地区汉魏绘画更注意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丁家闸五号墓的壁画生活气息浓厚,真实地再现了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研究同时期的绘画风格、社会生
早期西游故事的文本和图像资料最重要的学术价值实际是解决西游故事最初如何孕育和流衍的问题。根据上文的讨论,对这一问题有如下认识:第一,由晚唐五代至南宋,《诗话》以层累、拼接的方式,通过抄本或口头形式由西北向中原传播,最后在临安刊定,总体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与西游故事息息相关的取经本事和取经主人公玄奖的历史形象早已深植于西北区域文化土壤当中,而最早传播取经故事的很可能是往来于西北旅途中的求法僧。第
疏勒河流域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绘画艺术遍布大河上下,成为最灿烂的一部分文化遗产.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足迹,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因素。同时,它也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艺术,特别是陶器装饰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火烧沟文化是一支距今4000年-3600年的青铜时代文化,其遗址在疏勒河流域广泛的分布,羌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彩陶绘画艺术,开启了疏勒河
2015年10月,肃州区博物馆文物工作者在酒泉市新城区红豆庭院住宅开发小区施工现场,抢救清理唐代砖筑单室墓一座,墓室距地表深近5米,因施工过程中墓葬上部大部分被挖毁,仅存墓室地面部分,其修筑方法和建筑结构已无法得知.经清理,出土青石质墓志铭一方,长52.4厘米、宽47厘米、厚13.3厘米.碑石上下左右四个面分别镌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神兽眉眼身躯刻画逼真,动态造型线条流畅.铭文由八个自然
本文拟从木版画“太阳”墓葬神煞考证入手,试就墓葬神煞“太阴”予以复原,并就西夏葬俗与河西墓葬文化的关系予以探讨。
所谓镇墓神物,指古代人们专门为死者及亡魂驱鬼、避邪、使之免受侵扰的镇墓之物.镇墓神物种类繁多,有镇墓天王俑、镇墓武士俑、镇墓券、镇墓瓶、镇墓石人等.它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曾经在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而且分布地域非常广阔.本文就敦煌博物馆从20世纪40年代到21世纪初发掘出土的一批镇墓神物的类型及镇墓神物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做简要的分析,望同仁指正.
“舍身饲虎本生”的传播地域之广,存在时间之长,绝非偶然现象,它们反映出这一本生故事的流行程度以及历代民众对其追捧崇信的动机与目的。本文试对甘肃酒泉文殊山万佛洞内舍身饲虎本生壁画的内容、依据经典、思想内涵等相关问题做出考证和分析。
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位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关系有重要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从上所述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文殊山石窟研究的成绩是很大的,写出了不少学术论文与专著,
酒泉市博物馆珍藏一通元代时期碑刻,题名为《大元肃州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1943年西北科学考察团经过酒泉时考古学家向达发现.这通碑刻记的内容与西夏历史有关。元代回鹊文碑记述了自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计一百三十五年,世袭六代十三人,至善居解组归家,始立此碑之事。碑文宣扬了举立沙的功德及其后辈世袭过程,颂扬粉饰之词,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