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物理因子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其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oid arthritis,RA)主要侵袭外周关节,滑膜病理为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侵蚀性软骨及影组织损伤,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中国患病率约为0.32%~0.36%,男女比为3∶1.本文介绍了物理疗法在RA患者中的运用现状,提示实施物理疗法可改善RA患者的关节症状、降低炎性标志物,且毒副作用较小,适合临床推广。与此同时,在针对RA患者实施物理疗法时,应区分活动期和缓解期,根据患者受累关节的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的物理疗法,以获得最佳疗效。
其他文献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发病低龄化的趋势,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的发病率最高,约占60%.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为了探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加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笔者将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加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脊柱定位调适平衡法加中药熏蒸治疗.两组每个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的患病率约为0.36%,是造成中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变之一.因医疗费用和关节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影响到全球0.5%~1.0%的人口.目前治疗RA的主要方法是根据病情选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甾体类药物以及分子
减压不当致气泡形成于骨内和骨关节附近,导致骨缺血、营养障碍,若未能及时正确治疗,则骨细胞死亡,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形成不同程度的骨坏死,这种由于减压不当气泡栓塞引起的骨坏死称为减压性骨坏死(dysbaric osteonecrosis,DON),减压性骨坏死是无菌性骨坏死的一种,骨组织的微循环血管很丰富,骨细胞离毛细血管距离非常近.由于长骨的骨髓腔内黄骨髓多,脂肪含量高,液氮丰富,易于形成气泡.如
颈椎病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又在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颈椎病患者中70.2%是神经根型,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外力作用,发生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增生和肌肉、肌腱关节囊等组织的病理改变.为观察颈肩臂痛饮配合银质针治疗本病的疗效,作者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10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疗效进对比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成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约占颈椎病的65%,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与常规推拿手法,颈椎关节松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纠正颈部解剖力学关系,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与新陈代谢,减低或消除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利于疼痛缓解和消除。
抗疲劳体能茶是以普洱茶为主,配以红景天、淫羊藿等数味药食兼用中药组成,由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李富玉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潜心研制而得.该方曾在2009年国庆受阅部队中使用,其缓解体力疲劳效果明显,且口味清香,得到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为了开发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使该成果能更好地为军民服务,将配方中药提取后,与茶粉混合制粒,制成袋泡茶.本论文报道抗疲劳体能茶减肥和降血脂功能的研究.
随着社会老年化的加快,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疗养院的疗养对象大多是老年人,其中不乏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不少患有心脑肾的并发症,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养员的特点,如何利用疗养院这个平台,加强对高血压病的护理,是疗养院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
跌倒是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30%发生跌倒,周白瑜等研究显示,北京市某社区≥60岁老年人其年跌倒发生率为18%,其中8.7%因跌倒致伤.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种社会流行病,已严重影响该群体的健康和安全.因此,老年人跌倒急救护理及应急预案在老年人群集中场所,例如疗养、养老机构的护理安全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应熟
随着心理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年疗养员的护理过程中,除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全面了解不同的疗养员在心理上的差异,还要求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护理素质、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精细的心理护理技能,这样心理护理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不仅局限于医疗服务,更需要针对其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干眼可使患者产生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胀、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疲劳等多种症状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属于中医中"神水将枯症、干涩昏花症"范畴.干眼症的病因复杂,针对病因治疗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主要的治疗包括1、西医治疗(物理治疗、人工泪液、自体血清、保存泪液、增加泪液的分泌、黏液溶解药物、抑制眼表炎症、性激素治疗、手术治疗)2、中医治疗(中药内服治疗、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