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流量计测流在南水北调东线泗阳站的应用研究

来源 :全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信息网第十届全网大会暨全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2011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多声路超声波流量计在南水北调东线泗阳站应用的测点布置和采用的声路,并结合机组模型试验证其测量精度,最大误差为0.52%,说明多声路超声波流量计完全可以满足泗阳站工程需求,同时结合流量测量正反转模型试验分析,为南水北调东线泵站多声路超声波流量计的安装位置、声路选择和测量精度确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汽车轻量化技术被视为当今全球汽车领域最顶尖的两个技术领域之一。作为汽车轻量化的主导材料,汽车高强度钢板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都归功于1994年以来,世界范围内钢铁工业面向汽车轻量化应用,以大范围联合和主动出击的模式不断推出的新材料及相关制造新技术。本文从汽车轻量化、安全和应用性能角度出发,概述了汽车对钢板材料的要求。按照能够反映钢板综合性能水平的强塑积,对目前应用和在研的汽车高强度钢板进行
采用Thermo-Calc相图计算软件、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伸试验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一种含Ti低Mn高强度冷轧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TRIP钢中的Ti以极细小TiN(TiC)颗粒的形式存在奥氏体晶界,细化了组织,细晶强化及适中稳定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是导致该TRIP钢具有好的强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随
对30mm厚耐火钢板进行了热输入15和50kJ/cm的埋弧焊接试验,并检验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硬度、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焊缝组织由针状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和晶界铁素体构成,针状铁素体体积百分比随热输入增加而减少,其尺寸随热输入增加而增加。粗晶热影响区组织由上贝氏体和部分多边形铁素体构成,上贝氏体体积百分比和尺寸随热输入增加而增加。焊接头在横向拉伸试验中在母材处断裂,硬度测试结果也表明母材处硬度值
采用扫描显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MTS拉伸实验机和Thermo-Calc软件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低碳、5%锰TRIP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640℃等温6h时获得残余奥氏体量最大值,为16.4%,并在640℃等温3h后获得最大强塑积:32036MPa%。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存在一个得到残余奥氏体最大量的峰值时间。提高等温温度使峰值时间提
通过对热轧带钢的氧化铁皮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找到了热轧带钢表面麻点的产生原因,并进行了有效控制。结果表明,所试制的汽车结构钢力学性能及表面质量良好,满足了部分汽车结构件用户无酸洗工序直接冲压的要求。
采用夏比冲击法测定了热轧、热轧+正火及TMCP等三种工艺下EH36高强度船板的应变时效敏感性,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等观察了显微组织、精细结构和二相粒子析出形貌。结果表明,TMCP工艺下所获得的细化的F+P显微组织和大量细小弥散析出的二相粒子,减少了碳、氮间隙原子固溶,并阻碍了它们的扩散,使高强船板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和抗应变时效敏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大型桥梁工程发展非常迅速,一大批世界级桥梁的建设,标志着我国桥梁工程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特大型桥梁的建设一度面临在国内无钢可选的局面。为此,武钢根据我国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发展要求,进行了特大型铁路桥梁钢、特大型公路桥梁钢、跨海大桥用钢的试验研究,开发了三大系列10余个钢种,成功应用于70余座特大型桥梁工程,实现了我国桥梁钢整体升级换代,支撑了我国大跨度
控轧控冷(TMCP)工艺制备的0.013%Nb-0.013%Ti钢和C-Mn钢性能对比显示添加微量Nb-Ti明显提高了钢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这得益于微量 Nb-Ti细化了铁素体晶粒并得到更高体积分数的弥散分布(Nb,Ti)(C,N)析出颗粒。用Hall-Petch晶粒尺寸强化和Ashby-Orowan弥散强化模型计算铁素体晶粒尺寸、析出颗粒尺寸和体积分数等微观组织变量对强度的量化贡献表明Nb-T
研究了中高碳钢中硫化物包裹于氧化物表面形成的复合塑性夹杂物形成规律。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夹杂物电子显微观察等方法,分析了S含量及Ca处理对复合夹杂物形成及数量的影响,并利用高温淬火研究了复合塑性夹杂物的稳定性。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在10~100 ppm S含量范围内,不含 Ca钢随着S含量升高,复合夹杂物的出现增多,但氧化物被包裹的比例不超过90%;Ca处理能大幅度提高氧化物被包
本文介绍了白山发电厂发电机、水轮机在线监测系统智能化建设的基本概况。相较于传统的在线监测系统,本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测点的完整性。文章主要介绍了系统结构、非常规测点的布置和传感器安装、上下位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