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取宁夏24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合成、Lepage检验和Mexihat小波方法,分析了宁夏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突变和周期.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宁夏虽然出现了暴雨历史极端气候事件,但宁夏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月际分布上多出现于7-8月份,在旬际分布上具有"七下八上"的特点,空间分布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机 构】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宁夏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宁夏24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合成、Lepage检验和Mexihat小波方法,分析了宁夏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突变和周期.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宁夏虽然出现了暴雨历史极端气候事件,但宁夏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月际分布上多出现于7-8月份,在旬际分布上具有"七下八上"的特点,空间分布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年均暴雨发生次数在1.0d以下,且多分布于山脉的迎风坡地区;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规律,总体呈不明显下降趋势;除了7月份在1972年和1994年有两个可以认为有并不十分显著的突变发生的年份外,没有其他发生突变的年份;在7月、8月和汛期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周期或准周期的变化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高空地面,物理量场,云图等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洛阳2004年6月30日出现的大暴雨是在地面锢囚锋,高空低槽冷平流和低空切变线暖平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雷暴大风是北京地区夏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为了深刻了解雷暴大风发生发展的条件、环流背景和演变特征,本文对一次雷暴大风发生的大气热力和动力条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同时利用ARPS模式较成功的模拟了本次雷暴大风的基本过程,初步分析了影响此次雷暴大风的因子为风暴体的强不稳定性、降水的产生以及下沉气流的强烈发展.
本文主要利用NCAR和NOAA的新一代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对2003年7月1-10日期间发生在我国淮河流域的2次异常持续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研究了采用不同空间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RF模式很好地再现了研究时段的平均降水形势以及其中的2次暴雨天气过程,对于区域平均的降水、气压以及水平风场等要素也有合理地模拟.不同的分辨
本文利用武汉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5年5月16日晚发生在鄂东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南压、低空西南急流加强触发了这次飑线强对流天气.飑线回波带的尾部不断有新的对流单体新生移进补充,在运动中向回波区前部聚集,对促进飑线的进一步发展十分有利.飑线在低仰角径向速度图上比高仰角径向速度图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另外在低仰角径向速度图上飑线
使用布设在山东临沂和江苏连云港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单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其它资料,研究了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三维风场结构和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冰雹云在旧无序多单体的右侧产生,多单体和初始雹云中主要是负径向速度区,随着冰雹云的发展,低层出现小范围的正径向速度区,而在地面出现小冰雹几分钟后,正径向速度区范围扩大、强度增强,它与环境的负径向速度在强回波附近形成强烈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资料,从天气学条件、物理量场诊断和遥感图像判识等方面分析了2006年6月25日影响洛阳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的活动规律和物理成因.此次较强的飑线天气过程是在高空冷涡后部西北气流的天气尺度形势下出现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飑线以后续线型为主的型式形成.飑线出现前期从卫星云图上监测对流云团的发展,分析K指数及SI指数,短时、临近预报监测雷达产品,可以对雷暴的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2005年8月16日发生在海河流域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果表明:(1)当低层出现暖平流和辐合运动相结合的复合风场特征时,既多普勒雷达速度场产品表现为自雷达中心开始,一侧的零速度线弯向正速度区的顺转程度明显大于另一侧的零速度先弯向负速度区的顺转程度,既负速度区面积大于正速度区的最大值时,降水就增强或维持.(2)当低层出现暖平流和辐散运动相结合的复合风
本文分析了2006年6月27日江苏盐城市滨海境内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有较强的冷涡,高层有涡后冷空气南下,低层急流位于沿江一线,滨海位于急流轴的左侧,处于大湿度的辐合区,上游暖中心明显,这种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形势配置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K指数、SI指数和θse都表明有较强的不稳定天气产生,有利于冰雹的产生;在雷达回波特征上,具有钩状回波特征;风场上有明
利用宁夏山区各气象站自建站至2002年的气候资料及同期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小麦产量和气候要素的周期性变化特征以及小麦产量与气候要素的关系.采用常用的墨西哥帽小波(Mexican Hat)函数,分别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小麦单产气候产量和气候要素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分离、提取了小麦单产气象产量和气候要素时间序列的波动周期,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54~200
利用NCEP/NCAR(1961-2004年)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降水实况资料,对宁夏水汽含量(通量)的年际、年代际演变特征及不同区域和季节的分布特征及夏季水汽输送偏多年和偏少年环流差异特征的合成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宁夏水汽含量呈明显减小趋势,2001年后有所增加,中部干旱带水汽含量最小,固原市水汽含量最大:从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不同区域纬向水汽通量总体为增加趋势,之后,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