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选技术在白钨矿选矿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钨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钨业发展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isha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西南某白钨矿中含钙的弱磁性矿石含量大的特点,通过详细的试验研究,对含钨(WO3)0.25%的原矿,采用磁选,先抛掉40%左右的尾矿,浮选的入选品位提高至0.38%左右,浮选处理量降至原先的60%.对磁选尾矿采用"白钨粗选—粗精矿加温搅拌不脱药常温精选"的浮选流程,获得含钨(WO3)65%以上的合格白钨精矿.通过磁选,丢掉可浮性接近的磁性脉石是磁浮流程的技术关键,不仅可以保证生产指标,还可以降低浮选药剂成本,提高生产处理能力.
其他文献
以威代尔冰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利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法(SBSE)及固相萃取法(SPE)提取冰葡萄酒中香气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香气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威代尔冰葡萄酒样品中共检测出65种对冰酒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其中酯类、醇类、萜烯类、硫化物、呋喃酮类及内酯类是重要的香气物质,主要表现为水果味,植物清香,花香,烘焙类香气及甜香.在所有已知的香气化
通过比较不同商品酶对酶解啤酒糟提取阿魏酰低聚糖的影响,选择9号酶来提取阿魏酰低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实验,确定了9号酶酶解啤酒糟提取FOs的最佳条件:pH6.58,温度37.22℃,底物浓度16.08g/L,酶解时间7.54h,加酶量128.48U/g底物,此条件下提取到的FOs为22.371μmol/g底物.
氨基酸态氮既影响酿造过程中酵母的生长和风味物的形成,也是终产品的质量指标,对黄酒发酵过程和产品质量均有重要意义.通过系列模拟实验考察了黄酒酿造过程中蛋白酶活的留存情况,分析了原料米、麦曲、酵母自溶对氨基酸态氮形成量的贡献.源于麦曲中的酸性蛋白酶前4d酶活基本保持稳定,即使是在发酵25d后仍有25%以上酶活,能继续酶解蛋白形成氨基酸态氮;米是黄酒酿造中蛋白质的最主要提供者,米蛋白酶解形成的氨基酸态氮
当前市场上的料酒产品普遍添加了食用酒精,而且几乎没有香辛料的香味.所以为了开发一款不添加酒精且香味显著的葱姜料酒,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工艺,本实验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葱姜比例、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分别进行研究,确定了葱姜汁液的制作工艺,然后对葱姜汁液、基酒、鲜味剂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料酒的勾兑配方,最终将配方确定如下:1kg葱姜汁液、5kg的3年陈加饭酒、2.4g鲜味剂、1.2%食用盐.
以米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为研究对象,糖化品温、淀粉糖化率、总酯和出酒率为指标,对比研究新工艺和传统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糖化2d,发酵13d的新工艺可以在保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以籼米为原料,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菌种制曲,应用清酒酵母制备酒母,发酵酿造籼米清酒.实验结果表明,籼米经过精米后,适合制备米曲,其糖化酶活力达608.895U/g,液化酶活力达187.08U/g.精白后的籼米曲用于制备超短期酒母,其还原糖含量(10.16g/100mL)和酵母数(5.11亿个/mL)均达到清酒中高温糖化酒母的理化指标要求(还原糖8.9g/100mL,酵母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简称《事林广记》,是宋末元初文人陈元靓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日用类书.它广泛采集资料,不但对当时的古人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也为后人系统地保留了大量宋代社会生活史料,是学术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本书首次在类书中附载大量插图,图文并茂便于阅读.现今流行的版本主要有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庚辰良月郑氏积诚堂刊刻的《纂图新增群书类要事林广记》
《酿造杂志》是由中国酿造学社编辑出版的刊物,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科技期刊之一,为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艰难的三年存续时间里,它刊载研究论著,推动酿酒科技研究;刊登调查报告,介绍行业产业发展;登载统计数据和其他资料,保存历史文献;刊登酒文化作品,增加刊物可读性.《酿造杂志》的短暂存在,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它艰难创刊,存在时间较短,故而影响有限;依托企业,力图实现"学"以致"用",却由于
美国企业根据中国新石器时期贾湖遗址出土的酒类残渍陶片及相关考古成果开发出啤酒并注册商标上市销售,被视为"中华文化遗产流失"的典型案例.以贾湖古酒酿方流失海外案例为背景,从作为事件核心的"古酒酿方"出发,分析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古酒酿方的权利保护及救济机制,提出完善酒类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及增进中国酒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依托柔性电子、脑机接口和电子-生物混合系统,普适计算系统的平台、控制和交互过程正在发生改变,用户感知、认知和行为能力被放大和增强,可更加自然地加快人机融合过程.这种感知、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加强,给普适计算模式带来许多改变.人和计算机的交互方式由原本"指令-响应"式向隐式、共生式、实物界面式交互发展,信息系统提供服务的过程演变为一个长时间持续、非接触、沉浸式的过程.本报告拟从平台、技术、计算模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