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惠原油管道添加减阻剂的现场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FLO-MAX减阻剂的原理以及在姬惠原油管道上的现场试验的过程,通过进行不同加剂浓度下的减阻试验,验证了FLO-MAX减阻剂对姬惠原油管道减阻、增输的有效性,研究了管道减阻剂不同的注入浓度与减阻率、增输率的关系,分析了合理的注入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在15mg/L的浓度下,能达到最佳的增输效果,为今后使用减阻剂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W油藏作为低渗透注水开发油藏,开发初期剖面吸水状况良好,平面水驱相对均匀,油井受效均衡,随着后期注水量的增加,前期闭合的微裂缝开始开启,注水单向突进,油井见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主向井),主侧向油井压差增大,动态裂缝改变了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渗流特征,加剧了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导致剖面动用程度降低,对动态裂缝特征的研究认为通过进行限压注水、化堵调剖、重复压裂、侧向基质驱油等对策可有效对动态裂缝实施控防.
PY油田现开采油井160口,侏罗系采油井106口,三叠系采油井54口,含H2S采油井均为侏罗系采油井,其中H2S超标(大于20mg/L)68口,占开井数的42.5%,大于1000mg/L的28口,占开井数的17.5%.存在重大生产安全隐患,急需治理.本文主要介绍了PY油田H2S成因分析及防治情况.针对H2S生成机理及H2S抑制剂性能现场适应性评价结果,应配套脱硫剂与杀菌剂相结合的治理工艺。
姬塬油田G271长8油藏2010-2011年规模建产,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藏水驱不均、地层能量分布不均、局部井网不适应等开发矛盾日渐凸显,含水上升的问题尤为突出,油藏稳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油藏开发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储层物体研究、注水技术政策优化、注水井剖面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使油藏递减得以减缓,开发水平逐步提升.
采油九厂刘峁塬区域L107侏罗系油藏开采时间大于3年,2012年至今,井筒腐蚀现象逐渐显现,截至目前修井起出发现此区域油管杆腐蚀采油井共计6口,每年因腐蚀导致的产能损失高达16.7t.姬26转站内集输系统管线平均每年补焊2次,注水系统管线平均每年补焊18次,严重影响了原油生产,因此需要研究此油藏的腐蚀机理,投加针对性强的缓蚀剂,同时优化缓蚀剂的投加工艺为采油、集输、注水系统的长期稳定生产提供保障,
随着油井生产周期的增加,地层压力及储层特性都会发生变化.修井等作业环节带入的各类入井液体及颗粒也会对储层产生伤害.造成油井近井地带污染增大,流动系数降低,油井产能下降.汽化水洗井工艺主要利用气水混合流体在负压条件下冲洗井筒、解除近井地带堵塞,恢复地层渗透率.该工艺操作简单,针对性强,能有效解决低渗透油田井筒及近井地带堵塞问题.该技术在彭阳油田侏罗系共实施15井次,累计增油6134t,成功率86%,
针对吴旗L边底水油藏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后,部分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自然递减增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油藏构造、沉积的分析,结合油藏开发特征,在原技术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不同构造情况下的单井合理采液强度、不同含水阶段单井合理生产压差,同时建立了低产低效井的增产方向解释图版.
G271加密调整区位于G271长8油藏G269单元,经动态验证及静态资料测试论证该区块受裂缝发育控制,井网不适应,储量失控,对应NE108°方向油井快速水淹,其侧向油井递减增大,采油速度及采出程度下降幅度较大;为提高采油速度、采出程度,提高采收率,2015年转变井网形势,实施270m×75m的反九点加密井网开采试验,初期经加密调整后单井产量较高,但井网内开发技术政策未及时调整,加密井递减增大,新井
G104区长63油藏储层物性较差,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属典型的低渗低压油藏.受油藏局部高渗、微裂缝发育影响,见水井逐年增加,综合含水快速上升,平面、剖面矛盾突出,见水井比例大,采油指数下降,降低了水驱油藏的开发效率.针对见水井开展工艺治理研究,通过区域注水井整体连片堵水调剖改善油藏水驱,立足油水井双向治理,形成了堵水调剖→油井堵水→堵水+暂堵酸化的治理工艺体系.本文旨在分析、评价该油藏高含水井治
沉积相的划分是了解区块内砂体特征、分布的关键手段,对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南部定边县境内.通过探究,确定该区侏罗纪延安期主要为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延9~延6时期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依据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对L107区的沉积微相进行划分,得出该区侏罗系油藏主要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沼泽微相.沉积微相的划分对后期开发中小层对比、注采对应有一定指导意义.本
彭阳侏罗系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平均渗透率低.本文对侏罗系延安组油藏的压力、含水、见效及递减等开发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同时在开发实践的基础上,对油藏注水差异化管理、精细注采调控技术、合理注水技术、控水稳油技术、低产井治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提高侏罗系油藏开发水平的同时,为油藏的长期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