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评价与疼痛知觉关系的元分析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痛经验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疼痛现象十分普遍。根据Lazarus&Folkman在1984年提出的压力应对转换理论,疼痛评价指个体对疼痛的危害性作出的估计。将疼痛评价为威胁即个体认为疼痛会给自身带来潜在的伤害;将疼痛评价为伤害/损失即个体认为疼痛已经对自己造成了既成事实的损伤;将疼痛评价为挑战即个体认为自己能够战胜疼痛。近年来许多研究探讨了将疼痛评价为威胁或挑战与疼痛知觉的关系,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研究采用元分析的方法,对近十年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正常被试对疼痛的评价及其感受到的疼痛强度和疼痛耐受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假设1,实验室条件下,个体将疼痛评价为威胁报告更高的疼痛强度和更短的疼痛忍耐时间;研究假设2,个体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调节疼痛评价与疼痛知觉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电子数据库搜索关键字的方法,在PubMed,PsychoINFO,Elsevier,OvidSP四个数据库检索1977年至2012期间的英文文献,疼痛评价的英文检索词为"appraisal""threat""harm""challenge",疼痛的英文检索词为"pain",共搜索到1166篇文献摘要。由两个作者独立阅读文献摘要和全文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通过数据库搜索全文,或者向原作者索要数据。最终获得满足元分析标准的文献共16篇。本研究采用CMA2.0(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2.0)专业版软件进行元分析,统计发现,正常个体将疼痛评价为威胁时,接受实验室疼痛刺激时报告更高的疼痛强度(Hedge’s=0.342,p=0.001),疼痛忍耐时间更短(Hedge’s=-0.313,p=0.008)。个体将疼痛评价为挑战与自我报告的疼痛强度无显著相关,但是将疼痛评价为挑战的个体在接受疼痛刺激时其疼痛忍耐时间更长(Hedge’sg=0.348,p=0.003)。将疼痛评价为威胁与疼痛知觉的关系被个体采用应对方式所影响,在个体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应对方式时,对疼痛的威胁评价与疼痛知觉的关系并不显著。
其他文献
  对疼痛的客观感受能力(如阈限,忍耐时间等)与对疼痛的主观评定(如强度评定,不愉快度评定)是研究者常用的表征疼痛感受性的两类指标。疼痛感受性水平与个体对疼痛的认知(如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被认为是AD的临床前阶段,早期识别SCD可以将AD的防治关口前移.
健康监护在化工系统内仍是一项新的工作,目前在目的意义上尚无统一认识,在管理方法上也无完整的经验,在具体实施中又缺乏技术指导。据此,希望广大读者为本栏写稿,探讨理论,交
国道线上“鬼门关”□贵州阳书新龙升良20国道线1930公里加350米———贵州省凯里市脚高坡处,是一个死亡路段,人称鬼门关。建路以来,百多辆汽车在这一路段翻下深坎沟谷之中。这一路段始建
Contra-part needling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various diseases.Its effect in treating neuro-logical disease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is espe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
《当代体育》创刊并开辟了武术专栏,对于广大武术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又多了一位良师益友。“当代体育”译成英文是“Modern Sports”,也可称为“现代体育”。武术这部优秀的
2003年4月22日,杰出的思想家李慎之先生停止了他的思想。  他离开人世,带着一个共和国公民的精神与光荣。   人们不会忘记,4年前有一个月黑风高已有凉意的秋夜,“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守著孤灯,最后写下一点对历史的卑微的祈求,会不会像50年前胡风的《时间开始了》那样,最后归于空幻的梦想呢?”(李慎之,《风雨苍黄五十年》)  他是一个革命老人,生前的最后职务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他谦称自己不是一个有
在现今的美国,如果你想当总统,那么,就首先证明你有幽默感吧! 的确,从角逐党内提名,到赴全国游说竞选,及至入主白宫执掌大权,大凡需要公开露面的地方,美国总统都十分重视自
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改的评价与建议(要点)》见诸媒体,使得本来已经备受瞩目的医疗制度改革骤然提速——报告提出了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