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铜在印制电子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来源 :第十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制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它利用打印或印刷的方式将不同功能性油墨印制在不同基材上与传统技术相比,印制电子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与低污染的优点,并且能够在大面积的柔性基底上印制电子元器件.近年来印制电子技术发展迅速,作为关键材料,导电油墨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导电油墨导电体主要采用各种纳米级金属离子,如金、银、铜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纳米银材料,但是其价格昂贵.纳米铜材料在价格上的优势显而易见.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于印制电子的纳米铜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纳米铜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纳米铜的合成工艺。文中还讨论了纳米铜材料用于印制电子的优点与应用前景.纳米铜导电油墨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印制电路和显示产品两个方面,如只能标签包装、薄膜开关、薄膜晶体、柔性电池和触摸屏等。以上是纳米铜材料面向应用的研究。射频识别是纳米铜导电油墨应用的初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纳米铜导电油墨性能的改进,将会有更多应用于时间,尤其是薄膜开关,触摸屏等方面。同时纳米的研发也开拓了多种印刷方式。喷墨印刷技术在我国研究领域的相关研发远远不及国外。目前我过主要采用的印刷方式依然是胶印。因此制备适用于喷墨连供系统和胶印的纳米铜油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阶梯式印制板压合时,选用不流动半固化片主要存在填胶及翘曲问题,而当选用流动半固化片时主要存在阶梯槽位流胶的问题.文章对阶梯板压合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两种类型P片用于阶梯板压合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No-flow PP用于阶梯板压合时,缓冲方式是影响其翘曲和填胶的重要因素。Flow PP用于阶梯式印制板压合时,其流胶控制关键在于阶梯槽底部和阶梯槽壁流胶控制。阶梯式印制板压合中,其垫片
本文主要介绍实现背板器件孔部分内层非金属化的工艺,通过分步钻孔与双面背钻工艺相结合,实现了器件孔双面可焊而中间段为非金属化,达到同一个器件孔从两面插装两个属于不同信号模块器件的设计要求.解决了传统背钻设计、盲埋孔设计与台阶盲槽设计无法实现该要求的难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四线开尔文测试对PTH孔铜厚实现监测与管控的新方法,通过将PTH孔铜厚与阻值相关联而实现.从涵盖不同孔径(0.20mm及0.25mm)及铜厚(铜厚15um~40um)的标准校准板四线测试阻值出发,对照相应孔的铜厚切片测量数据整理出二者的关系矩阵.根据矩阵数据拟合出PTH铜厚与阻值的线性关系.则可以根据此关系计算出任何目标铜厚对应的阻值,用该阻值作为四线测试的判定阈值,以此达到管控铜
针对外层挠性结构的刚挠结合板,传统的加工工艺是采用填充工艺制作.此工艺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极低,同时品质管控非常困难,不利于批量生产.笔者针对现状,对外层挠性结构刚挠结合板制作开发了一种新的填充制作工艺,能够彻底解决传统填充法无法实现量产化的技术瓶颈,实现批量化生产.本文对此种新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述说,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伴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客户对电路板CAF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通过对CAF原理进行分析,确认CAF主要改善方向为玻纤发白,研究钻孔、PP、烤板等因素对玻纤发白缺陷的影响程度,确认CAF要求产品加工方式,以满足客户对PCB产品可靠性的要求.
本文简单阐述Anti-CAF与Crack的关系,从板料的树脂动粘度,芯板的结构,钻孔参数与材料的匹配性及钻孔后烘板等方面进行DOE研究,找出解决Crack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预防CAF的目的.
本文章对超薄埋容板进行研究,从涨缩变形对埋容产品内外层短路、同心度的影响出发,分析导致涨缩变形的因素,通过从单面蚀刻、层压方式、压机等方面的工艺筛选,选择了最优的工艺条件,达到改善效果,并在埋容埋阻板中推广应用.
介绍了目前液晶聚合物在覆铜板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挠性覆铜板、导热型覆铜板等.并针对不同领域,分析了相关液晶聚合物的应用原理,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液晶聚合物(LCP)由于其自身具备大量刚性棒状分子结构,易于形成定向取向,使得分子排列规则,综合性能极佳,在高多层、高速高频、高导热等覆铜板领域尤其是交叉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商业化材料并不多,仅限于热塑性液晶薄膜应用于FCCL领域,更多的是
本文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介绍了蜂巢结构在建筑的造型设计、围护结构与表皮设计、结构设计等各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绿色建筑其它方面的发展潜力.同时,提出"生态巢居"的设计及生活理念,对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运用建筑仿生学的原理去审视群栖性昆虫的巢穴的特点,去探寻一种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建设方式,以期改变以往粗放式设计带来的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等弊端,实现舒适、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同时,将对
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是衡量低碳建筑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瑞士的建筑法规对建成空间热舒适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当前,瑞士规定建筑热环境的标准有两部,SIA180:2014Thermal Protection,Moisture Protection and Indoor Climate in Buildings和SIA382/1Ventilation andAir Conditioning-Ge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