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旨在探讨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的分子特征,同时探索武汉地区"北京基因型"菌株的传播类型。为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耐药分子机制、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收集85株临床分离株,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embB基因的突变特征;采用RD105基因缺失检测法鉴定85株分离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
【机 构】
: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基因embB的分子特征,同时探索武汉地区"北京基因型"菌株的传播类型。为深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耐药分子机制、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为结核防控提供参考。收集85株临床分离株,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embB基因的突变特征;采用RD105基因缺失检测法鉴定85株分离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Early diagnosis of smear-negative tuberculosis (TB)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for TB control and treatment.Real-Time Simultaneous amplication and testing method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
目的 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法(SAT)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沈阳市胸科医院48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采用金胺O痰涂片法将其分为阳性组19例,阴性对照组29例,应用SAT法,BD960快速培养法,TB抗体检测法同时对上述痰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检验比较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显示单一法SAT法的灵敏度最高,为68.40%;特异度最高的为BD9
目的 建立RNA恒温扩增联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RIARD-MCA)鉴定胞内分枝杆菌的方法,评估RIARD-MCA快速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胞内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 以胞内分枝杆菌的16S rRNA的特异序列为检测靶标设计RNA探针和带有T7启动子的逆转录扩增引物,42℃恒温扩增实时检测及熔解曲线分析,鉴定胞内分枝杆菌.将胞内分枝杆菌倍比稀释分析RIARD-MCA鉴定胞内分枝杆菌的灵敏度
目的 筛选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血清标记物,并进行体外表达及纯化。方法 通过Western blot技术筛选具有免疫原性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蛋白质,质谱鉴定获得相应基因信息,设计扩增目的基因引物,PCR扩增目标基因,构建pTrcHis2-TOPO-KatG重组质粒;IPTG诱导体外表达特异蛋白质;树脂吸附纯化表达的蛋白。结果 质谱鉴定共获80个具有免疫原性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蛋白候选物,其中42个蛋白质功
背景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仍是影响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的重大传染疾病,寻找更为灵敏的特征性的生物标志物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当务之急.蛋白组学技术的发展为从整体水平分析血清蛋白质提供了技术平台,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
背景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困难,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是一种诊断结核感染的免疫诊断技术,但是其在结核高负担国家的诊断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外周血和胸腔积液T-SPOT.TB检测,探讨其在中国的应用价值.方法和结果 本实验募集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145例,对入选病例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进行T-SPOT.TB检测.根据确诊结核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组T-SPOT.TB形成的斑点形成细胞数量(
目的 阐明结核分枝杆菌RD1区参与宿主细胞IL-1a的分泌机制。方法 检测结核菌标准株H37Rv和RD1区缺失突变株(ΔRD1)在感染小鼠巨噬细胞后产生细胞因子的差异;检测巨噬细胞中caspase-1的活性;检测巨噬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在感染前后的变化。结果 发现在H37Rv感染的细胞中,RD1区以caspase-1依赖的方式诱导IL-1a的产生;仅在H37Rv感染的细胞中caspase-1发生活化;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可导致补体系统激活,引起以炎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和空洞为病理特征的肺结核病.本研究应用iTRAQ标记结合2D LC-MS/MS技术,发现在肺结核病血清中有10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45个蛋白质上调表达(>1.25倍,P <0.05)和55个蛋白质下调表达(<0.8倍,P<0.05),经GO及KEGG生物信息分析,筛选了与肺结核病理改变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即血清补体C4b、纤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痰标本的结核杆菌检出的阳性率、阳性结果级别以及培养阳性结果的报告时间的长短.方法 收集1249名结核病门诊患者的痰标本,平行采取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比较干酪痰、血痰、粘液痰的阳性检出率、阳性级别及培养阳性结果报告时间.另有402名患者的痰标本平行采取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法进行了检测,观察比较不同性质的痰的阳性检出率和培养阳性结果报告时间长短.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特征,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6.31-2012.6.31年我院(国家结核病临床中心)所有确诊为肺结核和肺癌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或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行生化方法鉴定,真菌感染采用沙氏培养基鉴定.结果 肺结核合并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者532例,分离病原菌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