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2基因突变的发现改变了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分类和诊断

来源 :第六届全国难治性白血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b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报道JAK2 V617F突变发生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以来,这个基因突变的发现改变了MPD的分类和诊断。以往MPD包含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慢性嗜酸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细胞综合征(CEL/HES)等多种疾病。在修订的2008 WHO分类系统中,有无JAK2突变成为MPD主要的诊断指标,例如,如果JAK2突变阳性,血红蛋白增加,骨髓红系细胞明显增生可以诊断PV,即使血红蛋白低于以往WHO规定的指标值,但却持续超过正常值20g/L的PV也可以确诊。如果JAK2突变阳性,血小板仅仅持续大于45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生,可以诊断ET。 本文对JAK2基因突变的发现改变了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分类和诊断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尽管对AML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老年AML的预后却没有根本的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AML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另一方面老年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约占成人急性白血病的15%~20%,近年来随着联合化疗方案的进步,成人ALL的完全缓解(CR)率已达到75%~89%,但成人ALL首次完全缓解(CR1)后复发率较高,化疗的长期
会议
本文介绍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最近几年中,CLL的发病机制和新的诊断方法取得飞速的发展。另外,新的联合治疗和多种单
近年来,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和支持治疗手段的不断加强,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白血病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即所谓难治性白血病。1991年修订难治性白血病
会议
由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组生物学和预后分组不同的异质性疾病,严格评估每一患者的复发风险对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列举了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志在成人与儿童ALL
会议
We model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hannel utilization over a finite interval through a finite time-horizon Markov(FTHM) model.By accurately capturing time-va
白血病干细胞(LSC)的发现为提高白血病治愈率找到了明确的治疗靶标。对白血病干细胞多基因、多信号调节系统紊乱的发病机制和对常规化疗、放疗抵抗和自身免疫逃逸生物学特性
本文指出研究可行的GVHD预防新方法和建立供受者之间免疫耐受对成功进行HLA配型不合的移植有重要意义。并提出难治和高危白血病移植后复发仍是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异基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其共同特征为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等。包括原发性HPS又称家族性HPS,及继发性HPS。 本文报导HLH迁延13个
虽然近年针对难治性白血病,临床应用加强分子靶向治疗、改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开发新药、组成新的化疗方案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难治性白血病因自身特性难达完全缓解(CR)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