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对土壤-生菜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成立70周年暨“土壤科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向土壤中施加含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机肥的盆栽试验,研究四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在生菜-土壤中的降解及残留规律。结果表明,四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均在生菜中蓄积,且在有机肥施用后15 天时浓度最大,处理组浓度越高,氟喹诺酮在生菜中的富集系数越小,其在生菜中富集量的顺序为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其他文献
  利用大型自由排水采集器(Free-drain lysimeter),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紫色土氮素温室气体排放过程特征,同时测定氨挥发通量和降雨时的径流与淋溶量及氮流失量.结果发
  为了探讨寒地玉米最佳追氮方式,通过大田试验,在追氮总量115 kg·hm-2 不变条件下,测定玉米主要生育时期根、茎、叶干物质量;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分析不同追
  2004-2015 年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的重点项目、中德科学中心(北京)资助的中德合作项目、德国DFG 资助的德中合作项目等课题,对我国灌溉稻田的起源、演变以及相
  世界酸性土壤面积约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2/5,我国酸性土壤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酸性土壤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由于酸性土壤存在铝
  利用 35 年的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区四个典型施肥处理MNPK、M、NPK、CK,通过腐殖质组分HA 的提取,团聚体分级和有机碳的测定,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HA 荧光特性,土壤团聚体
  耕地保育技术是对施肥、耕作、轮作与间套作、障碍农田治理、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的统称。其中,耕地培肥量化技术指标是现代耕地保育技术的重要组成。本研究分析了中国
  有机肥和化肥长期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但是土壤中有机碳的累积与土壤团聚体、微环境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有
  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问题复杂而特殊,土地复垦往往涉及土地、环境、生态等多方面的恢复目标。特别是有色金属尾矿库等重度污染场地,首先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而后在此基
  土壤水氮协同吸收对维持玉米马铃薯间作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滴灌补水的玉米马铃薯间作盆栽试验,监测了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表观耗水量变化、水分利用差异和植株中的
  我国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主产区90%以上的栽培品种为“卡文迪许”,而此品种目前正遭受由尖孢镰刀菌香蕉专化型4 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