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分布及耐药基因分型研究

来源 :第九届全国ERCP学术研讨会暨2016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ERCP术后患者血流感染主要病原学分布情况对以往资料进行比较.研究ERCP术后患者血流感染常见细菌耐药基因型,以利于临床选用适合抗生素,协助临床经验性用药并指导抗感染用药. 方法:1.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410例ERCP术后发热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化验及辅助检查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患者术后血流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研究.2.血液细菌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鉴定试剂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细菌数值分类分析鉴定系统(API)及VITEK2-Compact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上海佰珞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及纸片药敏扩散法(K-B法),M-H琼脂和药敏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培养以及鉴定技术,对收集的125株分离菌进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对以往收集资料进行动态比较.3.对同时引起菌血症的主要病原菌采用PCR方法进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探讨其主要耐药机制. 结果:1.本研究通过上述措施统计发现ERCP术后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率约为29%,其中单因素分析提示低白蛋白血症、高龄、术前黄疸时间长、术前有胆道感染及每日平均引流量均是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疾病良恶性质以及胆道梗阻部位是ERCP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2.感染患者共119人,共培养出病原菌125株,共分离出120株需氧菌,120株中革兰阴性菌79株,占65.83%;革兰阳性菌41株,占34.16%,革兰阴性菌主要致病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以及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主要致病菌包括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耐药率低于1.4%、10.6%、3.43%.3.连续收集53株大肠埃希菌,共有46株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均是CTX-M型超广谱B内酰胺酶,CTX-M-1群26株,CTX-M-9群16株,其中4株菌产两群CTX-M型,测序比对出共6种基因型.与未产酶的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组相比,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组应用抗生素级别高、数量多,而院内感染比例高,患者死亡率也高. 结论:1.本研究提示发现:低白蛋白血症、高龄、术前黄疸时间长、术前有胆道感染及每日平均引流量均是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而疾病良恶性质以及术前存在胆道感染是ERCP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独立危险因素,高危患者要注意采取措施预防胆道感染的发生.2.ERCP术后血流感染细菌仍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而当革兰阳性菌为致病菌时,注意根据血液培养结果选用窄谱抗生素.3.ERCP术后患者血液感染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主要基因型为CTX-M型;要注意合理选择有效抗生素并注意及时控制感染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胆道恶性狭窄的内镜诊断和定位方法,与细胞刷/活检获取组织标本相比,内镜诊断能提供更高的诊断准确评估,减少诊断时间和费用。
本文阐述了ESWL结合ERCP治疗困难胆管结石,介绍了ESWL、ERCP工作原理和治疗流程,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文探讨ERBD(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术后发生内移位的胆道支架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表明:对于ERBD术后支架内移位患者行支架取出术时,采取科学熟练的护理配合,应用取石网篮,可以将移位支架安全顺利取出。
球囊扩张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穿孔,而伴有胆总管末端狭窄者更易发生穿孔,不适合大球囊扩张,本例患者造影显示胆总管末端无狭窄,胆总管中上段显著扩张达3.2cm,因此扩张至1.8cm是安全的;胆道镜或Spyglass引导下激光碎石或液电碎石术在国内并没有广泛普及,因此在没有上述设备的单位,对于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患者,如果常规ERCP碎石网篮套取困难时,可采用胃镜直视下碎石取石治疗,从而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
本文阐述ERCP穿孔的发生率、原因及诊治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ERCP相关的肠壁穿孔尽可能在内镜下缝合,如果失败建议尽快外科手术;乳头部的穿孔以及胆管的穿孔在胆管引流通畅的情况下,保守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ERCP相关的穿孔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胰腺假性囊肿患者19例,均行ERCP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等发生情况,并抽取囊液送检,检测囊液淀粉酶水平并行囊液细菌培养,记录囊肿感染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18例患者行ERCP一次性插管成功,其中2例患者假性囊肿与胰管未交通,与1例插管不成功者均改行外科手术引流.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出现
目的:对于未明确性质的胆管狭窄患者,ERCP术中胆管刷片仅见异型细胞的意义如何,目前并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ERCP胆管刷片仅见异型细胞的胆管狭窄进展为恶性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09名未明确性质的胆管狭窄患者,均行ERCP胆管刷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仅见异型细胞.收集的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胆管狭窄的部位和长度、随访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在
内镜治疗肤腺假性囊肿与外科内引流相似,它通过内镜在假性囊种与胃肠道间造痪并放笑支撑架,使交肿内容物通过支撑架流入胃肠道而达到冶疗目的。由于其有效性、安全性高,在胰腺假性囊肿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主要方法包括:经十二指肠镜胰管支架置入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十二指肠造瘘术。
微小RNA(micro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由21个左右核苷酸构成,主要通过结合靶基因的3非编码区而影响其表达,进而调控多种肿瘤的增殖、分化、凋亡进程.miR-31作为microRNAs的一员,在各种的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望成为肿瘤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和分子治疗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对miR-3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本文阐述了肝胆系统肿瘤的内镜下诊治,EUS-B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胆管引流方式,作为ERCP失败后的备用治疗方案,应注意远期的支架移位率、穿刺途径的选择、鼻胆管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