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旅游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中国博物馆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1988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仅以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实践尝试为例,以身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内的天津戏剧博物馆利用自身地理、资源优势与北京专业旅行社合作,开展“乘高铁、游津城,百年戏楼把戏看”的主题旅游线路;与专业院团合作每周推出固定场次京剧剧目演出,打造品牌;与天津电视台合作开展电视台固定栏目的拍摄,实施跨地域、跨界合作;利用互联网+尝试开展无边界博物馆的构建。探究天津戏剧博物馆适应经济环境变化与博物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其他文献
2006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活动,旨在把根植于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现就依托"赛事活动+博物馆藏品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贵州黔东南地区服饰、刺绣文化元素为例,分析了黔东南苗侗民族服饰、刺绣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对策。
博物馆研学旅游是教育与旅游的融合,虽然起步晚,但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博物馆研学旅游正处于发展时期,在新经济环境下有良好的机遇,博物馆应加大研学旅游项目研发力度,针对市场需求,根据市场消费水平、消费市场及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确定研学旅游项目的内容、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研学旅游新业态在现代博物馆建设中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博物馆的介入也是对其价值再利用的保障。国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文化资源进人市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如同上文所述的 “商业艺术+”风潮。作为以研究、教育、公立为传统的博物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化遗产资源的不滥用,即其通俗化、娱乐化的基本文化趣味与价值底线的保障,从而平衡好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在公共文化与市场杠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然而,从现代国家、
博物馆需要转换固有的理念、机制、方法和途径,积极创新、探索,不仅要履行基本职责,充分发挥教育、研究、收藏、保护、展示等基本的社会功能,还要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引入市场机制,开拓市场,引导文化消费,发挥经济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二元同步发展。
对于黄浦区博物馆联盟后续的发展计划,将侧重分别从组织形式上探索制度化建设,加强平台功能,以及从运作方式上探索多元合作,提升平台内容,具体方向为将联盟从一个政府主导的松散组织逐渐转化为以联盟成员轮值主持的相对规范化的专业组织。在联盟资金运作中,以政府专项拨款为基础,吸纳市场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提高政府资金运作效率。
随着国内外文博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的政策走向,中小型博物馆进行商业化运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小型博物馆应该以遵守《博物馆条例》为基础,高举《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大旗,不断更新理念、解放思想。只有合理兼顾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寻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办馆之路,才能做到不千馆一面,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
博物馆在遵循公益性的前提下将产业化理念引入博物馆的运营中,通过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原创性的设计与开发实现馆藏资源的高效传播,既体现博物馆的文化表述和传承,对学术的弘扬、人文修养的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的提升、区域品牌的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又能进行产品批量化的复制与生产,对带动博物馆相关产业发展,对技术、人才发展、配套交通及设备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是当代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播和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博物馆做文创产品不单纯是经济概念,也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品让博物馆文化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语境下传播推广,希望能够通过文化产品的载体延续文物藏品的生命,传递博物馆的文化信息,这是博物馆在新时期实现社会效益的又一使命与重任。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博物馆与休闲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博物馆与观众传统的“参观—展示”单向关系模式需要被重新评估,并进一步提出以休闲选择和学习体验为主导的动态关系模式,然后在新的关系中重新思考博物馆的工作方式。
文创,是创意,是产品,也是产业。当产业的发展受到制度的掣肘时,一方面,我们呼吁和期待制度的改变,另一方面,当我们扩大文创的概念时,这一问题则有可能迎刃而解。 首先,创意是博物馆的灵魂,文创是博物馆品牌的一部分。当把文创作为博物馆品牌的一部分时,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周边将会进一步丰富,打破现有同质化的僵局。在博物馆品牌战略的基础上,博物馆产品设计师与其他设计师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设计师不可以天马行空地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