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授习导赛"多模一体化教学模式

来源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6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由于招生性质和生源地区的差异较大,使得高职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存在非同一起跑线和动手操作能力差距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构建"授习导赛"多模一体化教学模式,能让大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最大程度解决计算机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培养矛盾问题.
其他文献
以商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为目的,研究大数据课程体系、分析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能力需求,整合和优化该专业计算机课程,构建以大数据分析为中心的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
校企协同"沉浸式"育人模式针对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协同不深入、实训室不能很好满足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要、课程建设脱离企业需求等问题,实现了专业发展与产业需求相对接、实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方面,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认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没必要开设了;但是另一方面,Word、Excel、PPT、V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本院各专业大一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本文以一个教学单元(4学时)的实训教学为例,试图通过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配合,改善以往教学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对本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考核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是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计算机等级考试存在的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能够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通道和载体也越来越丰富.铺天盖地的自媒体袭来,如微信、微博、论坛、书籍等.高职学生的信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正在迎来一次新的挑战.传统教育模式正在被新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所影响,传统的办学理念和互联网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各取所长.在这种教育模式
根据碎片化应用和微型学习的特点,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高职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的需求,从学习资源的设计、微型学习的策略、学习反馈与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微型学习模
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驱动+模块教学"的授课方式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在2016年5月落下帷幕.赛事举办6年来,围绕着当代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养成这一主题,在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