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产业集群为背景,借鉴新经济社会学的“关系嵌入”概念,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嵌入机制区分为经济交易关系嵌入与社会关系嵌入两类,指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嵌入程度受到其与群内企业之间技术势差高低与技术更新速度快慢的影响。进一步地,研究选择来自浙江省4个产业集群的73个有效企业样本对群内11类共计27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嵌入程度进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提出本地培育与外地引进的多元化、多层次产业集群知识服务体系战略。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地区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并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区域。本文以陕西航空产业集群为样本,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航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构成及特征,进而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角度提出产业集群的发展措施,实现产业升级。
本文通过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对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专利数据库中的中国专利与他国专利的引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中国专利在国际范围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发展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能力,并提出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和创新实践中的建议。
从军民关系的视角考察,国家创新体系可以看作由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构成。本文首先分类研究了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研究问题;接着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防创新系统的两种模式,提出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政策取向;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军民两大创新系统之间的资源分配关系;最后,总结归纳了我国国防创新系统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定义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深入比较自主创新三种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缺乏对它们特征差异的具体而深入的讨论。从基于知识的观点出发,在知识的三个维度上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创新来源、创新成本和创新有效性的不同影响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假设,并用270家企业的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创新模式有关的知识隐性、系统性、复杂性都不同;原始性创新最倾向于从企业内部获
在网络经济时代,知识转移已成为企业获取隐性知识,实现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方式。基于联结学习与语言调制两种不同的知识转移方式,可以将隐性知识进一步划分为真隐性知识与伪隐性知识,同时,通过对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分析,建立一个基于多Agent的创新网络隐性知识转移模型。采用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模拟仿真,得出如下结论:1)知识转移必将导致创新网络知识差异不可逆转的降低;2)创新网络内创新主体的知识优势不
本文通过构建三方博弈模型,对中国3G市场中三大技术标准所代表的产业链的竞争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基本假设前提的基础上,分别对存在和不存在中国政府对TD-SCDMA政策扶持的两种市场条件下,构建博弈模型,求得三方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并进一步对该两种市场条件下的纳什均衡解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证明,在中国ICT市场背景下,TD-SCDMA技术标准能否尽快实现大规模商用,并成为中国3G市场的主导标准,不仅取决于T
出于对日本创新经验的检讨与借鉴,本文从企业全球化创新的视角探讨日本企业的创新特点与趋势。研究选取五个日本国际化大公司和两个美国参照公司的专利作为讨论重点,并配合对全部电学领域专利的分析,考察日本企业的创新特征。本文的分析得出:虽然日本企业在创新国际化上有明显的创新向心化倾向,但对资源寻求和能力互补战略的运用并不落后于美国的国际化大公司。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企业的启示是不应只看到日本企业在创新国际化中
目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中国过去依靠出口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扩大内需,并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来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战后,日本从国家经济濒临破产的状态,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体,这与日本成功的技术创新模式密不可分。本文对战后日本在不同历史阶段下所采用的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另外,还对具有日本特色的“产学官”密切结合
R&D投入强度(R&D/GDP)是一个国家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对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增强整体科技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R&D投入强度增长趋势与国际R&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基本相符,但与国际相比,我国的R&D投入强度水平仍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结有关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R&D投入强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R&D投入强度偏低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R&D投入目标强度提
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在带来风险与挑战的同时也给广大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和转型机遇。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各国均纷纷重视依靠科技创新应对经济危机。在这个背景下,企业应该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增长,加速淘汰自身落后的生产力,在危机中增强和积蓄企业发展潜力,从而在经济复苏时候能够比别人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