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钢水流动性的研究

来源 :2008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s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水流动性不好由两方面原因引起:一是钢水温度不适宜,二是钢中夹杂物含量高,呈固态的夹杂物聚集而堵塞水口.本文从水口堵塞、过热度、钢水成分、吹氩和精炼工艺等方面研究了影响钢水流动性的原因,采取如下措施:1)控制钢水温度的精准性,合理控制炉前出钢温度,合理调度生产节奏;2)严格控制硅含量、锰含量和铝含量,确保实现夹杂物的变性效果;3)保证足够的精炼时间,避免或减少精炼炉二次吸氮,根据精炼不同阶段的冶金功能,采取不同的吹氩制度和强化喂线过程的监控;4)避免钢水在浇铸过程中发生二次氧化,严格执行浇铸过程中的保温措施。
其他文献
介绍了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转炉特殊钢大圆坯连铸装备特点、调试与生产情况,对连铸设备与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试验了50 tLF精炼渣的碱度和脱氧工艺对42CrMoA钢(%:0.38~0.44C、0.50~0.80Mn、0.020~0.35S、0.90~1.20Cr、0.15~0.25Mo)硫含量的控制、氧化物含量和钢中硫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LF精炼渣碱度控制在3.0~3.5喂硫线,VD后硫的回收率达70%~90%;钢中硫化物、氧化物级别≤2.0级;精炼结束喂适量Ca-Si线可改善钢中硫化物的形貌。
介绍了迁钢副枪自动化炼钢技术应用情况,通过完善自动化炼钢工艺和设备改进,提高称量、计量准确性,加强基础管理,稳定原材料质量,提高了炼钢终点控制水平,开发了一键式炼钢技术,并实现了直接出钢。
介绍了X射线无损探伤技术的原理、目的、特点及其在耐火制品检测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使用无损探伤技术检测耐火制品,对控制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降低产品使用风险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节约了劳动和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耐火制品的生产实践和质量检测中,通常采用破坏性检测,在检测完成的同时,试样也被破坏了,因此破坏性检测只能进行抽样检验。而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损伤制品和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检测,可以对
由于38CrMoAl钢中含有较高的Al,钢水的流动性差,不利于连铸的生产,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厂根据自己连铸机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连铸工艺,成功的拉出合格的连铸坯,并且钢材质量优于模注产品,解决了38CrMoAl钢点状偏析的缺陷。
引入喂钢带相对速度参量,利用旅行薄片微元体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结晶器喂钢带连铸工艺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用Visual Basic语言独立编制源码模拟程序,并对一典型喂钢带的连铸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连铸坯温度分布和喂进钢带凝固状态的曲线。喂进钢带改变了结晶器内温度场的分布和传统的由表及里凝固方式;钢带在结晶器内先凝固后熔化,降低了钢水过热度和铸坯断面温度梯度,使的温度分布更有利于等轴晶结
电磁制动装置(EMBR)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结晶器内流量条件的影响。它的目标是避免和减少结晶器内“驻波”的形成和减少流动干扰,以达到供给钢水流出浸入式水口这一个静态电磁区域。静态电磁区域降慢钢水流动或专门地改变钢水流量的分配。目前电磁制动装置在马钢使用效果良好,为高拉速浇铸和提高铸坯表面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本文通过对邯钢三炼钢采用转炉-LF炉-CSP工艺生产冷轧冲压用DQ级钢命中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该技术应用以后,使得生产DQ级钢命中率达78.7%,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总结了“白点”出现的规律,分析了工艺过程氢含量的变化,提出防止“白点”缺陷产生的措施,对现场生产有实际指导作用。
本文介绍了本钢炼钢厂几年来在生产IF钢过程中对于碳成分控制方面所做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影响碳成分的主要因素和防止手段。实践表明,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和RH-TB脱碳等工艺操作的优化,IF钢成品碳成分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