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越边境跨境民族人口跨境迁移初探--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

来源 :中国民族学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u89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迁移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仅有自愿、主动的迁移,还包含了强制、被动的迁移.跨境迁移不仅是一种个人策略,又是一个社会过程.当代国际迁移受财富和权力在全球范围内不平衡分布的影响,不仅延续着过去的迁移特征,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跨境民族作为中越两国陆地边境地区当代主要的国际迁移主体,无论是迁移的规模还是类型,在全球化的今天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红河州的中越边境地区,一方面,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至今等几个主要的跨境迁移潮;另一方面,难民作为被动迁移人口的主体在20世纪70年代末大规模出现,当前主动迁移形态中贸易、劳动力、教育和家庭性质的跨境迁移则出现加速化、个体化、女性化、单向性、非法性等多元化特征和发展趋势.而正是这些多元特征交织起来的跨境民族以中越两国的国境线作为资源进行的迁移,在客观上促成了当前我国在中越边境地区扮演着移民输入国的角色,促使人们进一步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在西南边疆少民族地区当前和今后的国际迁移政策.
其他文献
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调层面面临的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是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提供必要的正当性基础.从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出发,以人的要素作为核心,探寻激励理论以及传统知识法律保护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础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正当性做辩护.指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并不仅仅旨在设定独占和排他的保护,而是立足于保存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侧重于通过对传统知识主体的保护来促进客体本身
本文以一个正在进行乡村旅游建设的布依族村寨为探讨对象,在政府主导建设村寨与入住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园区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下,充分整合并利用区域独有的资源作为建设资本.笔者从资本融合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在得出该模式对当地的发展有利的同时,针对发展进程中的资本角逐产生的问题进行内在逻辑剖析,并从人类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思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而大寨进行
自2008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东南 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是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有效途径.选取2005-2014年中国对东盟十国FDI存量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对东盟不同成员国的双边产业内贸易、垂直
CRS是美国为了解决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培养具有独特能力的人而提出来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分析CRS产生的背景,阐释了CRS的内涵,并探讨了CRS对我国少数民族地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确立"民族文化回应性"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开发"民族文化回应性"课程,搭建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民族文化回应性"教师,提升学生的
遵义仡佬人对其民族的认知、归属及感情依附,主要是通过信仰、生活习俗、语言等文化现象表达出对民族的认同.由于当今社会交通日益便捷、民族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加之文化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多维,以及生活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其认同具有文化特征模糊、工具性明显的特征.透过遵义仡佬人民族认同可知,其认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基因,即提倡“和合”的精神理念,具备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有着有着包容与开放的良好心态,具有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提高人口职业素质、实现稳定就业则是人口城镇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设定农村人口职业素质提升和城镇就业水平的测度指标,利用2005-2015年西南民族地区代表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职业素质提升之基础来源和后续补充均可对城镇就业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存在程度差异.通过提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投入提升人口城镇就业能力,有助于实现城镇稳定就业和人口城镇
本文考察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老师、芬兰学者韦斯特马克(1962-1939)的生平、身份和主要学术成就.韦氏的代表作是《人类婚姻史》和《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两书从进化的视角分别考察了人类婚姻家庭和道德问题.两书的观点和进化视角至今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韦氏是早期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中唯一一位真正始终在其思想中贯彻了达尔文进化论的著名学者,是现代进化社会科学的重要先驱.
羌历年是羌族地区最盛大的节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文化是羌民族的根,羌历年作为时间的年节点,以酬谢上天恩赐,还愿为主要目的,这是羌族人们古老的习俗.在节日习俗中所呈现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认同对当地社会结构的稳固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通过参与观察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月里寨整个羌历年节日过程,对释比,地方精英,当地村民等访谈和口述内容,详实记录雁门乡月里寨羌历年整个"还愿"的节日过程,并分析
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魅化的倾向,这就会导致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时不必要的遇到瓶颈.所以,在对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态度及价值观上,必须对魅化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还原历史真面目.为此,从祛魅的立场出发,反思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魅化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所赋有的独特价值,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持续性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诸多家族均有家谱,这些家谱引官方文告以教育子弟,主纂者及历代文人撰写的序跋可弥补方志之缺,一些谱牒中收录大量图录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少文献还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先进思想,值得关注.通过介绍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谱牒文献的修订工作,指出清水江流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聚居地,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之下,诸多家族修纂本族谱牒,这些谱牒,主题上体现了积极的社会理想,其中维护家族稳定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