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来源 :广东省医学会第十八次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粤港澳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jkjt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旨在回顾总结血管性认知障碍常见病理生理改变及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并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VCI提供参考。方法 以“脑血管病”、“脑卒中”、“认知功能”、“痴呆”、“记忆”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数据检索相关文献,筛选相应文献。
其他文献
目的 影像技术的发展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起到重要的作用。如CT和MRI的出现的出现,首次让神经科医生在不用打开头颅的情况下对颅内病变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但不同的影像技术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于是出现了多模式的影像融合技术,将CT与MRI图像进行融合,让神经科医生能以多维度了解疾病的特点。
会议
目的 调查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cerebral arterial dissection,CA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年龄和性别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8年8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CAD患者资料,在排除非急性脑梗死、除CAD外还合并的其他潜在脑梗死病因、存在导致CAD明确病因或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后,将年龄在15-80岁间的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CAD患者
会议
目的 CHCHD2基因新近被证实在日本人群中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致病相关。我们在中国的PD患者及正常人群中,对CHCHD2基因进行检测。方法 对502位PD患者、503名正常人使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
会议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渗透疗法对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60例。采集人口学资料、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人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等基线资料,并记录住院期间内外科治疗方案、并发症、院内死亡情况、出院GCS评分、入院时部分检验及检查结果
会议
目的 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everity Scale(CPSSS)是辛辛那提医学院基于NIHSS评分提出的预测卒中严重程度和大血管闭塞的院前快速评价量表。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CPSSS在广州地区人群中预测脑梗死合并大血管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发病24小时内入住广东省中医院,且完善了DSA检查或接受介入治疗的
会议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额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30例急性额叶脑梗死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采用武汉产CCY-1型经颅磁刺激仪,刺激强度为患者100%运动阈值水平。
会议
目的 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RHRSP)模型中,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慢性高血压大鼠的脑白质病变所致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Sprague-DawIey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 1)、高血压组(n=19)和他汀组(n=19)。高血压组和他汀组采用双肾双夹法制作RHRSP模型。
会议
背景及目的 神经血管单元体外模型能够更科学地模拟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的真实结构和生理功能。本研究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在芯片内成功建立了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接触生长体外共培养模型。
会议
目的 通过弥散峰度成像(diffuse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来探讨纹状体静止性腔隙性梗死(striatal silent lacunar infarction,SSLI)是否与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黑质结构改变有关。方法 所有纳入研究的早期PD患者行头颅MRI及DKI,根据是否存在SSLI进行分组,首先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黑质平均
会议
目的 探讨帕金森患者(PD)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及其与发病年龄、病程、H-Y分级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Hoehn-Yahr(H-Y)分期将51例原发性PD患者分为轻度(H-Y1~2期)、中重度(H-Y2.5~5期)2组;再按发病年龄将PD患者分为早发(发病年龄<55岁)及晚发(发病年龄》55岁)2组;同时应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Ⅲ、PDNMS30问卷量表(NMS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