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与芦山地震序列对比分析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场波形反演获得的4级以上余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2个序列存在明显差异。汉川地震主震为带有走滑分量的逆冲型地震,其余震以逆冲和走滑型为主,但震源机制存在明显的时空分段性,余震区南段早期逆冲型地震多于走滑型,晚期余震走滑型多于逆冲型;余震区北段与此相反,早期余震走滑型多于逆冲型,晚期逆冲型多于走滑型;而余震区中段及南段理县NW向分支余震类型早期与晚期差异不大,分别以逆冲型、走滑型为主。根据震源机制给出的断层面走向分布,显示除龙门山断裂带主干断裂参与余震活动外,还有大量不同走向的次级断裂参与余震活动;汉川余震区北段P轴有两个优势方向,分别为与区域应力场一致的N W-SE和与主震破裂方向一致的NE-SW,显示北段余震除受区域应力控制外,还受到主震所引起的局部应力场的控制。利用波形反演方法获得的芦山主震与18次余震的可靠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主震及15次余震为逆冲型,3次为走滑型;且主震与余震的断层面走向差异集中在60。范围内,说明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相对较单一;P轴优势方向为NW-SE向,与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表明芦山地震余震活动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同时,由波形反演获得的余震震源深度显示,汉川余震区南、北两端具有深度小于5km的极浅源5级以上强余震活动;而芦山主震及4级以上余震则集中在9-19km深度范围,相对狭窄的余震空间分布显示芦山地震可能是局部应力释放的结果。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位于汉川地震的应力加载区,芦山地震余震主要分布在汉川地震后的应力增强区,或许说明汉川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力加载可能是芦山地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远震波场散射方法,研究岩石圈内小尺度不均匀体的性质,以及地球内部的非均质性分布与压力存在的特殊联系.尾波,作为地震波波形的尾部,是测量散射衰减的指标.散射波场是由震源和接收台站传播路径上的小尺度弹性不均匀体引起的(Sato & Fehler 1998).研究尾波记录,可以更好的得到岩石圈中的小尺度非均匀体对其结构的限制.地球内部介质的非均匀程度随着地球介质深度的增加而呈现拟线性或非线性的减
本文选取汉旺镇玉皇观地区进行地震动放大观测实验,开展了天然地震观测,研究地表地震波振幅放大情况,指出该实验区域在5-10Hz的频率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其中S06点的放大效应比较突出,放大幅度平均4倍左右,放大主频为7Hz。
本文尝试将ABIC方法和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HVCE)方法(Xu等,2009)结合,利用ABIC方法确定平滑因子,使用HVCE方法确定不同数据之间的相对权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联合两种方法能够很好的确定相对权比,同时可以极大的减少反演过程计算量.通过给定滑动模型合成地表同震位移场,考虑到实际测量数据中垂向位移误差远大于水平方向,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数据视为两种不同的数据集进行联合反演。合成数据中
因此,本文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反演方法,利用近场GPS同震位移、强地面运动和远震体波资料反演得到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从而为研究震源破裂状态,计算库伦应力场以及地震强地面震动等应急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研究基础。
本文选取的数据是川西流动台阵于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期问记录到且地震定位良好的地震,震级范围Mw2.5-3.5。选取震中距在120km以内并且信噪比较高的波形资料读取P波初动极性和P, S振幅,采用地震精定位结果和龙门山区域三维速度模型计算方位角和离源角,由P波初动极性和S/P振幅比反演震源机制解。根据所得的震源机制通过阻尼线性反演方法反演区域应力场三个主应力轴的方位角、俯角和相对大小。
本研究将借助于地震波资料揭示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现今地壳应力场的空间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周缘现今应力应变状态、地震发震机理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周缘的银川-吉兰泰断陷带、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和渭河断陷带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层型为主,且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大体与控制断陷带边界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与鄂尔多斯周缘断
本文通过对南美俯冲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的分析,构建出三维俯冲形态,并按照不同深度对南美俯冲带形态特征进行定量解算,给出俯冲带大致的产状参数及空间位置,进而分析南美俯冲带形态深度特征。反演的结果表明俯冲带随深度的增加倾角变大,走向发生逆时针旋转,表现出整体的板片俯冲趋势。该研究为后续该地区应力场分析以及板块活动趋势提供基础资料。
基于地震活动性模拟和震源机制解分析,利用区域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解,研究了日本M9.0级地震震源区2003年-2011年期间区域应力状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2011年“311”日本M9.0级地震震源区的最大主应力方位角约为290°,与日本海沟走向(约200°)近垂直,倾角20°,最小主应力倾角约为70°-80°,表现为逆冲型应力结构。此外,该区域摩擦系数为0.2;2003年到2011年3月9日期问,
地壳应力场对于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求解应力场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根据地表地质断层的走向、倾角和滑动方向,假定这些地质断层的滑动是应力场导致的,进而求解符合地质断层观测的应力场的解.然而目前大部分活动断层信息是定性描述.断层的走向和倾角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对于滑动角,很多地质资料给出断层的滑动性质,未给出确定数值.传统的应力场求解方法不能采用这些定性资料来约束应力场.而这部分
通过余震序列目录完整性分析得到了最小完整性震级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主震后0.02天到主震后0.3天时间段内,最小完整性震级随时间的对数线性下降,在主震后0.3天以后最小完整性震级稳定在ML1.1左右。基于修正的大森公式,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崛县-漳县MS6.6地震余震序列时间域衰减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主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首先利用崛县台连续地震记录波形的高频包络差,检测主震后3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