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BF协联的水轮机PP41步进式双调整调速器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zerov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桨式水轮机调速器担负着导水机构和桨叶调整机构的双重调节任务,为了保证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尽可能使其运行在高效区,需要保持良好的导叶动作和桨叶动作的协联关系.近年来,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PCC(ProgrammbleComputerController)在水轮机调速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将计算机的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及高级编程语言引入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从而使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同时具有PLC的高可靠性和计算机的快速、多任务及编程通用化的特点,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任务.2001年推出的PowerPanel-PP41控制器集显示、键盘、通讯接口及开关量输入输出于一体,并具有六个旋入式模块插槽供用户扩展使用。本文提出的基于RBF的PP41步进式双调整调速器正是以PP41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并根据协联关系的特点,充分利用PP41的分时多任务和高速处理数据的特点引入径向基函数(RBF)协联关系网络的新一代水轮机微机双调整调速器。
其他文献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导流洞共三条。针对导流洞断面大、衬砌厚、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施工中合理运用了多项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钢筋台车进行钢筋绑扎,钢模台车进行混凝土衬砌,混凝土泵泵送二级配混凝土和伸缩式皮带输送机输送三级配混凝土入仓两种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预埋冷却水管通水冷却进行温控。经严格管理,合理组织,精细化施工,有效地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和进度,为今后快速进行特大断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积累了
引水隧洞平洞滑模混凝土的衬砌施工是一种创新,通过在刘河坝水电站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的设计和施工,解决了水利水电工程引水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进度缓慢、成本高的技术难题,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通过对天然反滤料工程性质的研究和反滤料渗透及渗透稳定性试验,结合反滤料与被保护料层间关系复核,选用不进行人工处理的天然砂砾混合料作为黏土心墙的反滤料,简化了坝料加工工艺,降低了工程费用。
经过20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混凝土配合比、大坝填筑的人仓方法、摊铺与碾压、模板工艺、坝体分缝,以及坝体防渗、温控防裂等方面,在设计和施工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推动了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大坝达84座,多项指标为国际领先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力发电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大、中、小型各类机组均能独立地设计与制造,水电站的辅助设备--调速器、操作器及油压装置等更是发展神速,品种、规格繁多,基本上满足了水电站自动控制及安全生产的需要.在肯定业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本行业技术基础工作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一直没有制定有关水电站的油压装置的选型计算标准及方法,各个专业制造厂、设计院在具体工作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和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与复杂化,大容量机组及快速励磁装置增长使得电力系统阻尼特性恶化,而电网互联易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停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于发电机控制的研究受到了电力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提出了各种新的控制方法与技术.本文将对已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并有少量实际应用的综合控制、线性最优控制及非线性最优控制与目前占主要地位的PID控制进行对比性探讨。
水电厂机组设备维修体制可分为3种形式,即故障维修(或称事后维修)、定期维修(或称预防维修)和预测维修,但事实已证明预测维修应是最佳的选择.预测维修是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证明有必要时才安排检修的一种方法,它的实质是将定期维修改为定期监测及诊断.本文要讲述的水电机组振因分析就是要达到如下目的:(1)确定主要振动成分;(2)分析引起振动的主要原因;(3)尽可能提出减小振动的调修方向和技术数据。
随着船闸控制系统"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工作的不断开展,对船闸监控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冗余设备、信息技术以及光纤以太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自动化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空间,本文简要介绍了冗余设备在船闸监控系统的应用、船闸监控系统实现的原理和功能。
近10年来,水轮机调节理论与技术有了较大进展,但是绝大多数调速器仍然采用常规的PID控制方式.由于水击作用的影响,水轮机调节(控制)系统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加之水轮机运行工况复杂,整个系统呈现出非线性、时变不确定特征,因而常规的PID控制方式在许多情况下控制性能不佳.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方法的发展为水轮机控制系统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在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方面,采取智能控制方法与PID控制相结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即PCC(ProgrammbleComputerController),是由奥地利贝加莱公司(B&R)1994年首先提出的.它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和IPC(工业控制机)相比,既有PLC的高可靠性、易扩展性,又有IPC的运算能力强、实时性好、编程方便等特点,也就是说,它集成了PLC和IPC的优势.PCC系列产品在电源、功能和安全操作等方面达到了自动控制系统新的水平,尤其是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