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轴承高速飞轮转子系统的交叉解耦控制

来源 :第10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具有较强陀螺效应的电磁轴承飞轮转子系统在高速运行时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本文首先建立了电磁轴承刚性飞轮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介绍了交叉反馈解耦控制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实现解耦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最后分析了交叉反馈解耦控制对飞轮转子系统模态及振动特性进行控制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分析不同裂纹参数对叶片动频的影响对实现叶片裂纹在线检测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含裂纹叶片等效为一个悬臂梁,综合运用功能原理和梁振动理论,推导了旋转叶片一阶动频的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裂纹的不同位置和深度对叶片一阶动频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会导致叶片一阶动频变小,且越靠近叶根、深度越大,影响越明显。
针对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非线性系统开展了支承总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涡轮泵转子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存在安装偏心条件下泵端和涡轮端轴承支承总刚度变化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失稳转速随支承总刚度的变化规律,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转子系统结构设计、诊断与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论义通过不同建模方法建立了正常齿轮及裂纹故障齿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态和啮合接触分析。在模态分析中,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裂纹深度下的同有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裂纹会齿轮的刚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大,齿轮固有频率变小。在接触分析中,建立了驱动轮、从动轮的齿啮合接触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接触有限兀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存在将导致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
针对现有滑动轴承油膜力模型存在或精度不足,或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动态π油膜边界,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了滑动轴承压力控制Reynolds方程,提出了有限长滑动轴承油膜压力近似解析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适应轴承长径比的变化。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固有特性是进行网机扭振耦合仿真研究用的重要参数,其扭振等效模型常采取集中质量模型。以某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为对象,参考连续质量模型下的扭振固有特性计算值,基于三种集中质量模型方案对比分析了质量块数和分界点位置等因素对等效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了计算工作量、精度要求和各级段功率分布等情况,建议采用11质量块模型对该机组进行网机扭振仿真。
建立考虑调节级局部进汽径向汽流力与椭圆轴承非线性油膜力,转子不平衡激励力与重力的200MW汽轮机高中压转子-椭圆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采用Newrnark直接积分方法计算出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定量地分析局部进汽工况下非线性转子-轴承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对一顺序阀进汽方案下机组负荷变化过程中转子振幅、静平衡位置、轴心轨迹和频率成分特性的计算分析,模拟出该型汽轮机局部进汽运行实践中出现的
以双跨三支点转子-联轴器-轴承系统为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双跨三支点转子-联轴器-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三种联轴器建模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不平衡、不对中振动响应,并进行不同联轴器特性对系统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
应用Ray leigh-Riz法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转动态圆盘线件振动方程。通过模态叠加法,将圆盘动力学方程求解问题转化为求解转动网盘的固有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动态下圆盘的固有频率变化和行波特性,并与参考文献进行对比。基于圆盘行波振动图提出了临界转速的确定方法。本文采用的方法不必分析旋转圆盘具体应力变化过程,只计算运动过程中的动能与弯曲势能,运算效率更高,适合复杂工况下的圆盘动力学特性分析。
转子系统在临界转速附近发生共振是旋转机械最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带有膜盘联轴器的转子能提供轴向和径向补偿能力。考虑到要避开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本文依据某研究所提出的带有膜盘联轴器的飞机附件传动系统转子结构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方法和有限元法,对简化后模型进行临界转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子的工作范围内,不会出现临界转速,转子可安全运行。
波箔型气体轴承的动态刚度和动态阻尼是进行转子临界转速、不平衡响应及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参数。通过摄动法并结合气体润滑Reynolds方程,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箔片变形以及箔片摩擦等因素推导出箔片轴承动态系数计算微分方程组。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松弛迭代法耦合求解,获得波箔型气体轴承的动态系数。将所得结果与已公布的实验对比,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分析了弹性波箔型轴承动态特性随转速、偏心率、涡动频率、长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