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突发心脏性猝死

来源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年轻人突发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罕见的事件,但是其危害很大并且社会关注度很高.近年来,年轻人群的SCD越来越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拟从流行病学、高风险人群识别、预防策略、SCD复苏等方面进行讲述.
其他文献
骨形成蛋白(BMP)信号与心肌重构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两个过程均相关,但其是否参与左心疾病导致肺血管重构的过程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主动脉弓缩窄模型,观察左心负荷增高导致肺血管重构时BMP信号分子的变化,探讨左心疾病相关肺高压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左心负荷增高引起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前就出现了肺动脉血管重构,BMPR2/BMP7信号可能参与了左心疾病相关肺血管重构的过程。
目的:提高对Abernethy并发肺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2例Abernethy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临床表现方面:2例患儿除了在病程早期均出现乏力、气促及活动后易发绀等肺动脉高压症状外,还反复出现皮肤淤斑、血小板降低等脾功能亢进表现;2.辅助检查方面:2例患儿心电图:右房扩大,右室肥厚.胸片:双肺纹理增粗
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性心律失常经常共存,它们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诊断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有40%~70%出现房性心律失常.然而,2者间的关系仍然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右心房心肌结构的退行性病变是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双心房进展性纤维化是器质性心脏病和老年人群常见的病理改变.另外,在无器质性心脏的人群中仍可发现心房颤动,这提示可能存在着不一样的病理学改变,比如可逆性的电重构.
房颤是美国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卒中和高血压者死亡率将增加.而且,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风险将增加4~5倍.据估计房颤影响了2700000~6100000美国成年人,预计到2050年该数目将翻倍.享受医疗保险中≥65岁的患者,每年房颤发病率平均增加5%.
目的:探索肺静脉闭塞性疾病(PVOD)的临床特点和新进展,提高对该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肺静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肺静脉闭塞性疾病"为检索词在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以"Pulmonary venoocclusive diseas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气促,中重度弥散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高分辨
目的:评估极简式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江门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所有采用极简式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DeBakey3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成功率、手术部位伤口处理情况、术中和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1年间手术共22例,成功率100%;手术部位伤口处理10±5 min;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期间伤口无出血,复查CT
药物诱发的长QT综合征(diLQTS)和原发性长QT综合征(cLQTS)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其中两者都可导致有生命危险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发生.对机制和遗传学相似性的了解有利于临床对于两者的管理.然而,目前对diLQTS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使得许多药物退出市场和中断研发.而对于diLQTS遗传学和临床危险因素的认识为其预防提供了可能性.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可通过电子健康系统评估
系统性回顾文献,对非侵入性或侵入性检查进行风险分层,例如对无症状预激的患者进行电生理学(electrophysiology,EP)检查等,从而降低心律失常事件的风险并改善预后.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注册对照研究中(所有1970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文献)检索,检索对无症状预激患者无创或侵入性检查进行风险分层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排除设计质量低或缺乏结果或人群数
目前,在美国约有5百万人诊断为房颤,预计在未来的25年会翻1倍.欧洲的患病趋势也大体一致.房颤会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例如,较正常人5倍的脑卒中风险、3倍的心力衰竭风险以及使病死率增加一倍.对房颤患者的管理已经成为心内科医生工作中的重大任务,尤其对于抗凝治疗和消融治疗的考虑.房颤的消融从难以想象的概念转变为一种被普遍认为安全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跨越了整个90年代的时间.
无论是早期复极心电图改变或早期复极综合征、还是与早期复极相关联的概念,都是近期一个非常热点的领域.在心律失常机制的认识上,它给带来巨大进步同时,也带给不少困惑.这些困惑对科学研究、临床工作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当然,这都是对早期复极不断深入认识过程中的困惑.更多的认识到这些导致困惑的原因,对今后更好、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