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苗免疫预防犊牛腹泻试验

来源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第七届技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如今肉牛养殖追求高档肉产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口和牛越来越多,但相对于其他肉牛品种,纯种和牛牛犊出生体重小,体质弱,死亡率高,饲养困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高档牛肉的生产,其中犊牛腹泻是危害犊牛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经成为高档肉牛生产健康发展的主要难题,引起了养殖场和相关学者的关注.犊牛腹泻又称牛白痢,临床症状以急性腹泻、脱水为主要特征,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当气温骤变更加容易产生该病,2-3周的犊牛易感染此病,本病死亡率较高,多呈地方性流行,一旦爆发,将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据报道,出生15d之内的犊牛腹泻的月平均发病率为14.10%,死亡率达8.03%.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仅大肠杆菌病造成的犊牛死亡就占奶用犊牛死亡总数的50%,占肉用犊牛死亡总数的75%.究其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五联疫苗的研发与使用能有效预防犊牛致病菌株的侵袭,提高犊牛抗体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现场中尽量减少抗生素等投入品的用量,提高犊牛的非特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能力,在母牛预产期前50天注射一次五联苗,过三周后再注射一次,进行治疗犊牛腹泻率的验证,并对治疗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母牛产前50天前注射五联疫苗能提高母牛妊娠晚期血清抗体水平,以母源抗体的形式(初乳),提高犊牛抗病能力,降低腹泻率的发生。注射五联疫苗能够降低腹泻头数,减少犊牛死亡,进而降低总的生产成本,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威宁黄牛是贵州省本地牛的地方牛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东部的威宁、赫章、毕节、纳雍等县,是贵州省西北高原地区的小型役肉兼用型品种,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该品种具有耐寒、耐粗饲、矫健灵活、疾病少、繁殖力强、遗传性能稳定、肉质鲜美、细嫩多汁等优良特性,是中国地方牛品种基因库的宝贵资源.生活在贵州高原地势最高的高寒山区(海拔1000~2800m),由于强烈地质切割,形成了谷地幽深,峰峦迭嶂,高
为了了解牛病毒性腹泻在西藏牦牛群中的血清抗体分布情况,本团队2014-2016年期间先后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牦牛血清920份,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西藏牦牛病毒性腹泻血清抗体阳性率平均达到48.70%,其中林芝市为84.24%、那曲地区61.41%、山南地区48.91%、拉萨市44.2%、阿里地区23.91%、日喀则市21.74%、昌都地区13.04%,说明西藏各地区牦牛群中牛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特有的畜种,能有效利用高海拔草场资源,是青藏高原藏区少数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近年来由于草原超载,加上生态退化,加之牧草枯草期长,单位面积的产草量下降,牦牛营养严重不足,生产性能普遍较低.在繁殖性能方面,牦牛普遍具有"三年一胎"和"两年一胎"繁殖特点,严重制约牦牛产业的发展.传统培育方式牦犊牛随母自然放牧哺乳,1-1.5岁自然断奶,当年母牦牛几乎不发情,能繁母牦牛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结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与食盐极其相似,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无论在人类还是家畜中,均有因过量食用或误食而引起的中毒死亡事件的报道.但牛亚硝酸盐中毒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常常因饲喂没有摊开平放,受雨淋变质的青绿饲料而发病,或因工业用亚硝酸钠保存不善,暴露于外界环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牛肺炎、运输热、支气管肺炎等牛呼吸道疾病的统称,是目前危害中国肉牛产业的主要疫病之一.BRDC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据统计,65%的牛病与BRDC有关,其死亡率可达35%甚至更高,每年给畜牧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引起BRDC的主要细菌性病原有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IBR)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致病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ovine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又称1型牛疱疹病毒.临床上该病主要导致呼吸系统症状,造成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和流鼻汁等,同时也可引起生殖道感染、流产和死胎等症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已被世界动物卫
南方夏季时间长,极端温度高达40℃以上,且潮湿多雨肉牛皮下脂肪厚,无汗腺,体温调节能力差,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为抗氧化性能下降免疫力和产肉性能低下,肉品质变差因此,热应激严重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研究肉牛热应激防治措施对促进夏季肉牛生产改善牛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以往利用中草药抗热应激的生产性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在饲料中添加后对肉牛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及骨
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大肠杆菌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相关研究报道大肠杆菌与牦牛败血症,肠毒血症以及痢疾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导致牦牛死亡率上升至23%,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应用疫苗和抗生素是大肠杆菌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但大肠杆菌具有多种血清型,仅国内已经报道的就有80多种,因此应用疫苗不能满足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抗生素在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及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抗生素
畜禽养殖舍内空气中大量微生物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相结合形成胶体分散体系,也就是微生物气溶胶,其不仅影响着动物和从业人员的健康,而且还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模式逐渐趋于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同时养殖场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微生物气溶胶,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和扩散,引发人类、动物急性和慢性疾病,如过敏、猪瘟、口蹄疫等.高浓度的微生物气溶胶也可导致养殖人员
为规模化牛场提供规范的用药技术,保障牛及牛肉产品的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技术提供规模化牛场规范用药原则、肉牛用药准则、孕牛安全用药原则等技术供规模化养牛场参考使用.肉牛养殖场的饲养环境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肉牛饲养者应供给肉牛充足的营养,所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饮用水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无公害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和《无公害畜禽饮用水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