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固定性内下斜视术后复发1例

来源 :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大会暨湖北省2013年眼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nfa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固定性内下斜视术后复发1例.方法 收集1例高度近视眼固定性内下斜视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手术资料.应用A超测量眼轴,用三棱镜中和法测量斜视的度数,根据眼球运动受限的程度分级.手术的前后行眼眶MRI检查,分析眼外肌和眼球的位置关系.手术方式为内直肌的探查+后徙,联合Yokoyama术.结果 随访2个月至6个月,右眼映光正位,右眼内、外转到位,上下转均可,左眼映光+5.外转欠5mm.结论 对于复发性高度近视眼限制性内下斜视,我们Ⅱ期行内直肌探查术联合Yokoyama术来治疗,仍然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RetcanⅢ检查小儿眼底病变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总结近2年来我院采用主要采用直、间接眼底镜、RetcanⅢ广域眼底成像系统检查的667例因各种原因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小儿眼底病变的情况.其中男425例,女242例,年龄26d~5岁,平均4.5月,早产儿422例(63.27%),足月儿245 (36.73%).常规用美多丽散瞳后采用RetcanⅢ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检查.
会议
目的 了解视网膜裂孔和变性区光凝对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入住恩施州中心医院的患者,若其对侧眼有以下情况之一且屈光间质透明度容许眼底检查治疗,则纳入本研究: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高度近视,患眼为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会议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在临床发病率低,双眼同时发生真菌性眼内炎的情况更为罕见.本病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被误诊为葡萄膜炎、急性视网膜坏死等,如未能及时就诊,可能导致失明和眼摘的严重后果;本文报道一例产后发生双眼真菌性眼内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会议
目的 探讨内窥镜辅助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因眼前节屈光间质混浊无法行常规玻璃体手术的眼外伤病例20例20眼进行内窥镜辅助下玻璃体切割手术。另一组20例20眼眼前节屈光间质透明的眼外伤病例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会议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伴视网膜周边裂孔所致的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黄斑裂孔伴视网膜周边裂孔所致的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86眼,分析其共同的临床特点,并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会议
目的 对长期服用羟氯喹(HCQ)的患者进行视野、视网膜电图(ERG)和眼电图(EOG)检查,了解羟氯喹在眼科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其发生率,评价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长期(疗程≥6个月)服用HCQ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25例,按服用HCQ时间长短分为A组(用药时间6-12个月)、B组(用药时间13-24个月)、C组(用药时间≥24个月)三组。
会议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2年4月其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接收CEV方案化疗、激光、冷冻及眼摘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共53例(71只眼),其中单侧35例,双侧18例,首次诊断平均年龄14.2月(0-60月),中位随访时间36.2月(12~63月).
会议
目的 观察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膨胀气体全氟丙烷(C3F8)治疗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例(12眼)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患者玻璃体腔注射0.3ml C3F8后1m玻璃体黄斑牵拉情况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5眼(41.67%)玻璃体黄斑牵拉状态完全解除.
会议
目的 以23G为代表的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经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利用23G以及25G Plus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结果,以了解这二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因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第一组为2012年3月的全部20例,行基于Alcon Accrus平台的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
会议
目的 探讨LASIK术后迟发性DLK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2009年3月~2009年10月期间于我院行LASIK手术,术后并发迟发性DLK的20例(25眼,15例单眼,5例双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眼中Ⅰ期12眼,Ⅱ期5眼,Ⅲ期6眼,Ⅳ期1眼,特殊类型1眼。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