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笔记:体验时代下城市设计课程的教学训练方法

来源 :2018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_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体验时代的来临,不仅给传统建筑设计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对高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建筑学专业教育的价值本源出发,在城市设计课程中将体验营造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摈弃传统的结果式“成图”教学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式“草图”教学转型,探讨一种关注思维拓展的城市设计教学训练方法——视觉笔记,针对性的提出“认知地图—场地图解—类型图式”的体验式教学思路和操作模式.
其他文献
建筑学专业的联合毕业设计已成为当下各建筑院校所广泛参与的一种毕业设计的组织形式.通过对“2018全国六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题目设置、教学主题、教学过程等的论述,探讨了通过对历史建筑进行创造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促进城市更新与开发的可能路径,以期对以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及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组织提供一定的借鉴.
城市设计内容丰富,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突出,提出基本问题,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思维,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居住建筑课程设计始终关注城市住区发展问题.基于城市由“增量”式转“存量”式发展,住区的更新、居住品质提升等已成为现阶段城市居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教学模式和方向需要契合此目标进行思考和改革.本课程通过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帮助同学们深入解读“存量”式城市发展下的住区提升、更新所面临的问题,并综合探讨居住环境提升和建筑更新的有效策略.
针对全球化时代城市设计定位从规划辅助工具到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型,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尝试在建筑学和城市设计专业三年级设计课程中引入城市设计竞赛课程,希望以竞赛的选题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成果过程化等方法来摸索城市设计教学的新途径.
建筑教学受社会经济的外部语境变化所影响,当代城市与建筑实践条件的变化对空间认知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以往教学对建成环境的静态描述较多,忽略动态积累和个体差异.如何帮助学生介入城市生活,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显得格外必要.为此,提出了面向日常生活的空间认知和设计路径,引导学生关注空间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空间的混用、错用、无用等现象,为设计方案提供扎实的佐证和逻辑支撑.
垂直城市是解决亚洲人口密度和城市用地紧张矛盾的应对之道.景观融入城市设计有助于城市平衡密度、宜居和节能并促使其成为一个弹性系统.本文回顾了同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垂直生态城市设计”研究生联合教学,通过对课程内容、过程和成果的系统介绍,对两校跨学科教学的不同侧重点进行讨论,并总结本次跨学科教学的启示.
城市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当代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城市设计教学呈现出地域化、理性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大连理工大学教学团队从学生的空间意识、社会意识、规则意识三个方面对现有的城市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空间·场景·规则”为线索的“进阶式长周期”城市设计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解为问题探索、空间整合、场景塑造、规则构建四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细分为理论、实
当代城市面临大量的社会问题,建筑学与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相关学科的广泛联系,使其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城市发展的责任.随着城市设计学科的关注点从空间形态向社会、政治、经济等要素转变,建筑学也面临着相同的议题.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教育以及两个设计课程(三年级建筑课程设计和五年级毕业设计城市设计版决)的比较,分析建筑教育中社会责任意识问题,探讨将城市设计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教学是建筑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和重点院校教学资源与背景的巨大差异,地方院校需要探索适宜的教学思路.在地培养与知识脱域是地方院校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进行了城市设计教学的相关探索.通过以课程群和教学模块为基础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实现知识的脱域化;结合地域特点,通过设计教学组织与选题的在地化,为设计课程提供具体的教学情境,使知识得到具体应用.
本文记录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四年级实验班教学团队所进行的乡村设计教学探索,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不同于城市设计的视角理解乡村,学习乡村设计.教学团队以一种自下而上、由局部至整体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将乡村设计划分为乡村经济、空间的行为与使用、空间形态与类型、乡村景观、环境可持续性五个子主题,引导学生分组展开研究与设计.最终五个主题的设计成果共同构建起一幅完整的村落设计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