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灵性

来源 :第八届亚洲食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韩国,"吃播"通过大众媒体以"让吃得好,活得好"为口号,放任大众沉迷于食物,激发一种刺激性的原始欲望,甚至被认为是"食物色情".另一方面,一个人独自用餐时间显示了人类文明如何在社会瓦解中分裂.这就是为什么应该深刻反思食物的价值.吃的食物和喝的饮料会增强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饮食习惯已成为一种文化和仪式.用膳时间一般而言是团聚、文化自我肯定的时刻,也往往是庆祝的时刻.阳光,雨水,风,大地和人类的努力都在吃的一碗米饭中.换句话说,一碗米饭是宇宙的合资企业.因此,一旦知道了一碗米饭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世界上所有的逻辑.饮食是高度综合的活动,将天然产物与地球上的主人,创造力,营养,社交和敬畏的态度相结合.这样,饮食不仅可以视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活动,而且可以视为崇高甚至神圣的活动.饭厅还是休闲、创造力、仪式和庆祝活动的场所.向顾客推荐食物作为一种分享行为是一种社会本能.如果行使这种精神并进行详细的实践,将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其他文献
对有机热载体锅炉测试数据的折算处理案例进行了介绍与探讨,提出了初步建议,值得行业研究.在当今越来越严格的节能与环保政策形势下,有机热载体锅炉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标准修
研究骨料、胶凝材料用量、水泥、粉煤灰、水胶比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用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结果表明,优选后混凝土配合比能够满足耐久性能设计要求,这为优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促发了社会精英对中国命运的整体思考,至今仍在继续.其间,由于中国社会族群传统积势的文化上下分离,精英阶层的觉悟始终未成为民族大众精神的整体提升.20
中国食物是什么时候到达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本文提到的最早的文献来自于一位名叫慧深(Hoei Shin)的僧侣,他和同行者在公元499年抵达美国,以为当时的美国就是扶桑.直到1589
文明是超越文化差异范畴,具有普遍性且广泛蔓延的文化系统.筷子文明,历史上起源于中国,随后也传入了越南、蒙古等地区.筷子文明传入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融入当地的传统文
东亚的食品日益商业化,纵容浪费和无节制消费之风盛行.人们在餐厅已经很难看到一张餐桌是没有食物浪费的了.事实上,亚洲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食物剩下,你就没有招待好你的客人
本研究从"跨文化对话"的研究视域,突破了文化研究脉络下"主动的跨国受众"研究基于文化语境差异的单一研究假设.在对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对美食类纪录片品牌《舌尖
在替代性食品运动的背景下,学者们通常会讨论道德食品消费问题,而辩论则围绕着资本主义市场在推动或挪用这些运动的道德目标方面的作用.然而,各地也试图以可能被理解为"道德"
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还为生态伦理观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沃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的文明大国.历经了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各
关于亚洲香料在欧洲美食中的使用情况,16-17世纪出版的荷兰烹饪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正如1602年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及随后的全球贸易使得来自亚洲的香料更加广泛地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