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锡镇教授清颅饮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经验探析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集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程度最重的病症,常伴有典型的自主神经症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血管扩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管激动物质释放增加诱发神经源性炎症及激素的昼夜节律分泌异常有关.目前证实常规止痛剂对丛集性头痛无效,目前A级推荐为舒马曲坦皮下注射,佐米曲坦滴鼻以及纯氧吸入等.维拉帕米是目前预防丛集性头痛的首选药物,但需监测心电图以及心脏传导阻滞、便秘、头晕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顾锡镇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从病机探索丛集性头痛的辨治思路,以升降结合、畅南启北、调畅情志为基础,结合头颅影像学,归纳出清颅饮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银屑病科作为全国首家纯中医病房,应用张英栋教授提出的"广汗法"作为科室指导思想,立足中医经典,广泛应用中医手段,针对银屑病提出新思路,并以此在临床应用中逐步摸索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文章通过总结古代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正确的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预以中医辨证施护.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损容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称之为"皶"、"肺风粉刺"等.本文旨在介绍白彦萍教授通过运用"卫气营血"理论,采用清宣肺卫,清胃解毒,清营透热,凉血活血等辨病辨证论治思路,并结合随症加减用药治疗痤疮的经验,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湿邪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其致病的缠绵性和顽固性,因湿邪致患的皮肤病常迁延难愈.善治湿者,可治皮肤病过半已,也正说明湿邪的重要性和难治性.水湿痰饮一源三岐,均为体内正常的津液失去正常的输布而聚成.《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代谢涉及的脾、肺、肾、膀胱、三焦等任一脏腑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湿痰饮内生;
"中西医结合"开创于上世纪50年代,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既是一个年轻又具有朝气的学科,又是一个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独特医学体系,虽然很不成熟但具有光明的前景.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大有所为,在当今医学体系里中医、西医两者均不可或缺,两者应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水乳交融.
硬皮病是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及内脏器官结缔组织的纤维化或硬化,最后发生萎缩为特点的疾病.中医治疗方法丰富,闫小宁教授提出围刺、艾灸及"热敷药"外敷的三联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硬化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杨恩品教授认为,面部脂溢性皮炎多为阴虚血燥基础上,复感风热外邪所致,病机多本虚标实.病久者兼痰湿为患.血热风燥、痰湿互结及阴虚血燥属常见证型.治当清热凉血祛风为标,滋阴养血除湿以固本,标本兼治.
周围血管疾病虽然病因多端,诸如寒、湿、热之有余,或气、血、阴、阳之不足,但都要交汇到气滞血瘀这个总病机上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因此,活血化瘀就成为周围血管疾病的基本治则。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或"蛇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簇集状疱疹、局部灼热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疱疹多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出現于身体的某一侧,多见于胸胁、腰胁部,亦可出現在头面及四肢部,若治疗不及时或患者体质差,可出現全身症状,也可合并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后遗症.通过临床探索发现,采用针刺、艾灸、皮肤滚针和耳穴治疗等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大大改
目的:总结单指复位法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在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以单指复位法为主配合牵引、针灸、推拿、刮痧、中药对寰枢关节紊乱进行综合治疗.结果:中医综合治疗法对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有效率为96.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寰枢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