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李善《文选注》的性质——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处”诗论渊源之探讨

来源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善《文选注》以征引为主要体式,其目的在于说明“选文”文辞的原始出处.而在具体征引中,“示作者必有所祖述”的内涵被演绎为“选文”文辞皆有祖述.这已脱离了原有章句之学“解”的目的,而成为一种文学观念的论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征引”不再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而是上升为理论和目的.李善《文选注》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章句之学向文章之学的转变.宋代黄庭坚所提倡“无一字无来处”的观点,从其思维方式到理论内涵都与李善注《文选》基本一致.联系宋代李善《文选注》的接受情形和后人对黄氏理论的认知方式,李善《文选注》对黄庭坚诗论的生成应该具有理论先导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论述很少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而是从具体的身体出发,目下,随着身体问题在文论研究中的被彰显,从身体的角度切入古典文本的分析成为一种可能、一种必要和一
会议
A distributed space-time-frequency (STF) coding scheme is proposed for cooperative OFDM (C-OFDM) systems with three terminals over quasi-static frequency-select
元嘉时,由于特殊的士族政治,士族庄园经济,崇尚玄释的文化氛围的影响,江南灵山秀水和前代文学的熏陶启迪,谢灵运、鲍照、颜延之以他独特人格精神和人生体验,创作了大量山水诗
会议
“老成”成为文学评论术语始于唐.故本文将考察“老成”成词到成为人物品评术语,再到文学评论术语的过程,分析其应用范围转变的文化意义,进而深入认识“老成”所意味的美学内
本文重点研究六朝志怪小说婚恋题材的故事中体现出的六朝人的生命意识,尤其是死亡意识.这类故事中或隐或显地透露出的死亡意识,既是贯穿此类题材的重要思想,又是其时社会心理
会议
在数学的美中找到物理的规律1983年,我获得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本科学位,相当于美国的硕士学位,然后就去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在杨振宁先生那里攻读博士学位。我考大学
本文将唐代音乐文化交流以安史之乱为界断为前后两期,并以音乐文化在横向地域交流和纵向社会阶层间交流为视角,对有唐一代音乐交流的路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出唐代前
句式散文化是文赋的重要文体表征,加强了文赋的抒情表意功能,也使文赋呈现出情韵美、声律美、意境美的赋体美学新范式.文赋句式散文化及其审美情趣具体来说表现在四个方面:一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概念.历代对于“比兴”的阐释都受到当时的思想和文学风潮的影响:汉代的美刺说,文学自觉时代论“兴”为“有感之辞”,朱熹的相关阐释,以及清代
会议
先儒以诗感育化人,汉则结合政治与诗教来施政.南朝诗重缘情,时代弥漫摇荡性情之诗作与审美追求.至唐,诗观复具新变,诗以教化与绮靡诗风于此大汇合.历代学者多聚焦唐诗的艺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