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091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源性戊肝暴发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戊肝流行区和发达国家戊肝散发的主要病因。尽管血液传播途径和垂直传播途径也有报道,但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青壮年感染HEV后的死亡率为0.5-3%,而孕妇的死亡率较高,达15-20%。HEV是一种无囊膜含有单股正链RNA的病毒,有三个不连续并有部分重叠的ORF组成。HEV有4个基因型但仅有1个血清型。目前,在INSDC数据库上已有1,600条HEV序列。HEV的诊断和鉴别方法已经建立。在美国、日本和许多其他国家相继分离鉴定的猪HEV与同地区分离的人HEV的高度同源性证实了HEV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而且家猪、野鹿和野猪是自然界HEV的天然储库。本文就HEV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型、细胞培养及其诊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一综述。
其他文献
从广东省疑似流感发病猪分离到1株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01/2005(H3N2)),对其各个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并与CenBank中收录的其它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相关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全基因与广东2003~2004年分离的H3N2猪流感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与纽约90年代末分离的H3N2人流感毒株同源性在98.15%以上;NA基因与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文章就其检测技术,如病毒分离鉴定、抗原检测、血清抗体检测、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等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基因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核酸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药物筛选等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领域。作为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其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灭活疫苗在预防动物传染病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灭活疫苗所使用的灭活剂容易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容易污染环境,不利于健康。高压脉冲电场能使病原体快速死亡,并且不污染环境。若将高压脉冲电场用于动物传染病疫苗的灭活,将会对疫苗的灭活带来革新,有望为人类提供绿色动物源性食品,保护人类健康。
本文介绍了禽HEV ORF2蛋白的抗原表位可以作为有效的免疫诊断抗原,用来鉴别人和禽HEV感染,阐述了对禽HEV ORF2蛋白的抗原表位的鉴定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三个不同传播类型的新发人畜共患病,重点分析了西尼罗河病毒病、尼帕病毒病、牛海绵状脑病和变异克雅氏症的病因。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畜禽所引起一些疾病的总称,为人畜共患病,文中介绍了西宁市某县两个养猪场内的仔猪同时皆发生猪链球菌病传染的概况,分析了病理剖检变化,给出了预防措施。
病原菌破坏宿主防御系统的主要机制是分泌毒性蛋白,这些作用因子常常由特异的分泌装置运输。ESX-1是分支杆菌特有的分泌系统,包含15个基因区域,RD1占这个系统的主要部分。它编码两个有效的T细胞抗原:ESAT-16和CFP-10对结核杆菌的致病性起着重要的作用。ESX-1基因座的各个基因在功能上是相关的,某些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遭到破坏后,会使ESAT-6和CFP-10的分泌受到抑制,致使细菌的毒力减
羊传染性脓疱主要危害羔羊,严重影响羔羊吸吮乳汁,采食饲草饲料,继而影响增重。当病期拖长时,因衰竭或继发性肺炎等病则大批死亡。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本病。我国养羊地区发病情况也比较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CEV的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对当前CEV的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
2003~2005年间,一种名为金迪普拉病毒(Chandipura virus,CHPV)在印度局部地区暴发流行。该病流行期间,千余名儿童感染,数百名儿童死于脑炎,死亡率超过70%。虽然自2005年以后,该病毒鲜有报道,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发人畜共患病,CHPV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应当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本文对该病毒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临床诊断及其预防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