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林类高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需求分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2所不同层次的农林类高校的ESP课程设置的需求调查以及与其现状之间的对比发现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目前国内农林类高校的ESP课程开设率及课时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所开设的ESP课程类型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教学方法偏重内容教学法而轻情景教学法;ESP课程考核方式需脱离传统,更加多元化;ESP在学术交流中的应用率不高。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课程设置 农林类高校 需求分析
  一、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也称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社会对掌握专业技能和具有良好英文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刘润林(1996)指出:“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将结合得越来越紧密,ESP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根据新课程要求,大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英语课程学习后,应进入应用提高阶段,结合各自专业进行专业英语学习。为满足高校英语课程的要求,ESP教学在大学高年级以及研究生学习阶段推广,作为英语高级应用阶段的必修内容,已成为官方和外语教学界的共识。
  目前国内对于农林类院校ESP教学的课程设置研究几乎空白。随着中国加入WTO、科技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与国际进行学术交流、农林副产品贸易的机会日益增加,引进国外先进农林技术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故对于农林口ESP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了解目前农林类高校中ESP的课程设置现状尤为重要。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选取全国12所农林类院校的612名学生和77名教师为调查对象,根据课程设置理论,结合问卷和访谈分析他们的ESP课程设置现状及需求之间的差异。
  此次调查的地域范围较广,遍布华北、西北、江南及华南地区,且学校的层次较多,涵盖了高等专科职业院校、一般本科院校、211及985重点院校以及高等研究院(所)。故调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且全面地反应全国范围内这些院校的ESP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需求。
  三、结果及分析
  调查中,师生对ESP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看法一致,都有超过80%认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ESP课程。师生们都认为把ESP课程开设在大二、大三最宜,其次研一。39.13%的学生及32.89%的教师认为51~80个课时为宜,其次是81~100,师生分别占比31.58%及24.92%。所以,就目前农林类高校的师生需求来看,课时量的诉求较多,课时数量需求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它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学生卷的调查结果中被选率的一项是“能听懂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达到了60.4%;排在第二位的是“能看懂英文文献”(58.6%)。而教师卷中,“能听懂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和“能就本行业的话题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书面与口头交流”占了同样多的比例,为60.5%。所以,师生们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普遍较高,在语言与内容输入上达到了很高的要求(能听懂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但是,他们的教学目标期望也没有过分的高,对于语言与内容的输出方面(能与国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要求放得相对较低(学生卷41.6%,教师卷50.0%)。
  (二)教师
  最受学生青睐的ESP任课教师是专业教师,在学生卷和教师卷的调查中其均有绝对的优势,约占50%。因为虽然ESP教学的落脚点是英语,但它是将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学科,必须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较多的专业课教师英语水平有限,特别是老教师,所以出现了由各教师共同承担ESP教学任务的选择,在学生卷中所占的比例为29.1%,在教师卷中所占的比例为23.38%。
  (三)教学材料
  师生倾向于选择专门的ESP教材作为教学材料(学生卷71.2%,教师卷65.8%)。由于根据教学大纲编撰、条理清楚、章节丰富,有较固定的教学安排等优势,且因为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使得专门的ESP教材尤为最适合的选择。其次,英文期刊论文成为了仅次于专门ESP教材的第二选择(学生卷所占比例为47.4%,教师卷所占比例为59.2%)。因为教材的编辑、出版及改版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在知识的更新速度上会有一点的弊端,而以英文期刊论文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是最好不过的了。因其更新速度快,搜集方便,且在专门用途英语学习之余还可以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故可作为专业知识的良好补充。
  (四)课程类型
  调查得知,学生青睐的课程类型依次为:口语课>视听课>文献阅读课>写作课;而教师青睐的课程类型依次为:文献阅读课>视听课>写作课>口语课。两者相比,差异最大的为对口语课的需求。因此次受试的教师79%为专业教师,他们的英语水平普遍有限,能用英语教学的人很少,所以他们对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重视内容教学,文献阅读课的选择率最高(59.7%),并且他们难以开展口语课程,也由于教师们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外文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方面的实际需求会比口语要大。然而,学生对此的反应则截然相反,他们对口语课的选择率最高(72.1%),学生们认识到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说出来很重要,并且在国内高校中,英文交流氛围有限,使得学生更加缺乏口语运用的机会,从而导致了与其他语言技能相比口语偏弱,他们认为正是缺什么就需要补什么,使得他们与教师的选择成了恰恰相反的局面。
  (五)教学方法
  名学生最倾向于(79.7%)采用情景教学法,而教师中有71.1%倾向于选择内容教学法。语法翻译法作为传统的教学法已经失去了它的优势,仅占1/4。情景教学法一直以来收到学生的青睐,因为它能让学生在创造的情景当中产生更深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ESP作为专业知识与英语的结合体,故也是种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法,所以在ESP教学中,内容教学法也常被采用。此外,被调查者还提出了诸如视频教学法(如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根据英文说明做实验等)、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为学生解疑释惑为辅(如教师传授技巧与学习方法,学生靠课后自学)等建议。   (六)课程考核
  最被接纳的课程评价方式为“笔试+口试”,学生卷中的选择率为63.31%,教师卷中的选择率为52.00%,均过半。这种考核方式既能考查传统的阅读书写和词汇能力,又能够弥补传统考查方式中对于口语能力缺乏的不足,并且可以通过调整两者在最终考核结果中所占的比例来轻松有效的控制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这是最被大家接纳的考核方式。其次,在高校中,论文作为结课时的考查方式也有时出现,教师比学生更倾向于采取论文的课程考核方式。
  (七)应用
  专门用途英语的应用,是学习者对于ESP学习的目标需求。调查得知,他们希望将ESP最地应用于学术交流,因为学生卷与教师卷中此项的选中率相当高,分别为78.2%和76.3%。该题各项的被选率很高,最后的累积个案百分比都超过了200%,这说明了学生及教师均认为这三项应用都很重要,都是他们的对于ESP学习的目标需求。
  四、发现与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农林类高校ESP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主要发现如下:
  1.目前国内农林类高校的ESP课程开设率及课时数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缺少既对专业知识熟,又能胜任英语语言教学的教师。
  3.目前所开设的ESP课程类型多为文献阅读课,学生需求的口语课开设较少。
  4.教学方法偏重内容教学法而轻情景教学法。
  5.ESP课程考核方式多为笔试或“笔试+口试”。
  6.专门用途英语应在学术交流中应用率不高。
  5.对农林类高校ESP课程设置的建议
  根据此前的现状及需求调查,发现了目前农林类高校ESP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现提出如下建议:
  1.普及ESP课程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课时量。学生希望将课程开设在大二、大三和研一,并且以51~80个课时为宜。
  2.选择英语水平好的专业教师或有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授课,此外可对年轻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语言教学技能。
  3.应多开课口语课与写作课,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4.在教授语言及知识的同时应注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查显示情景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有利。
  5.考核方式应脱离传统,走向多元化。除了笔试、口试、论文等考核方式,学生还建议采取实验操作、做课题汇报等方式。
  6.应在课程中多提供给学生学术交流的机会。
  六、结语
  课程设置对于ESP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调查从学生的需求分析出发,发现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学生的主要诉求,为农林类高校ESP课程的开设的改革提供了实证依据,为ESP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此项工作得到中南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创新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2011ssxt020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2]马建俊.专门用途英语(ESP)与需求分析浅析[J].青年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4).
  [3]Tom Hutchinson&Alan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其他文献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为“基于问题式学习”,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后,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医学院校。相比之下,中国医学教育更注重课堂授课及医学知识记忆。中
  系统整合课程模式是国内国外医学教育改革中的热点的先进教学模式,本文介绍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自2009年后实施系统整合临床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对教学各个方面的反馈
本文主要从经费、管理、队伍建设以及服务职能四方面总结归纳了21世纪农村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得积极创造条件,建好、配好、管好、用好小学图书馆(室),为全面实
本文从“减负”后社会的迫切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两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课外阅读工作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中小学图书馆在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和阅读指导方面的一些做法:1、调
本文简述了中国及福建省少儿图书馆的现状,并从完善体制和功能、少图工作的振兴和发达以及法制化过程的完善方面分析了少儿图书馆独立建制的必要性,最后表明:机遇与挑战并存,省、
本文简述了中小学信息教育的含义与结构,从学生自身素质全面提高、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教育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小学图书馆开展信息教育的方
中小学教育改革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图书馆教育,在中小学开设文检课,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三把钥匙,即掌握图书分类法、目录查找法和工具书使用法,并把图书馆教育渗透每一学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考试命题应当有利于选拔具有创新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学生,应当保证命题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合理设置考试科目的,改革考试内容,科学命题
当代大学教学问题层出不穷,改良进度缓慢,大学教学工具化、功利化、实体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本人认为主要根源在于大学教学价值取向出现了危机.大学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主体在
伦理作为人性求真向善的规范,在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和导向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的伦理缺失现状,并据此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