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用于增强的基因传递

来源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2013年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代树状大分子(G5)具有球形规整的结构,多分枝,表面含有大量官能团,内部具有空腔等一系列适合基因转染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1].然而,第五代树状大分子高的细胞毒性限制了其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我们之前的工作表明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纳米金颗粒后,其基因转染效率提高了上百倍[2],主要是由于纳米金颗粒的包裹有效地保持了G5的三维立体构型,有助于DNA的压缩与负载.同时,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纳米金颗粒后的基因转染效率略低于商用的脂质体基因转染效率[3].为了进一步研究G5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潜能,提高G5的生物相容性,我们将G5进行一定程度的聚乙二醇化后,再包裹纳米金颗粒,合成新型的基因载体.材料: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羧基化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COOH,Mw = 2,000 g/mol).方法:用mPEG-COOH修饰G5,透析,冷冻干燥得G5-mPEG;取上述固体,用水将其溶解,再加入HAuCl4溶液,搅拌,然后加入NaBH4溶液,室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透析,冷冻,即得不同包金量的目标产物,标记为[(Au0)n-G5.NH2-mPEG] NPs.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对产物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及其生物相容性和基因转染效率评价.结果与讨论:图1a和b表示材料[(Au0)25-G5.NH2-mPEG2k10]和[(Au0)50-G5.NH2-mPEG2k10]的透射电镜(TEM)结果.结果表明我们合成的两个材料均为纳米级别、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直径分别为2.0±0.5 nm 和2.5±0.6 nm.细胞的MTT实验表明聚乙二醇化修饰作用能够明显的降低第五代树状大分子的毒性.水动力学粒径和电势的测量结果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的材料能够有效的将DNA压缩并形成纳米级别的复合物.图1c是两种材料转染荧光素酶质粒到Hela细胞的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种材料都能有效的将荧光素酶质粒转染到Hela细胞.相对于没有修饰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而言,我们合成的材料显著地提高了基因转染效率.结论:我们设计合成了聚乙二醇化修饰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包裹的纳米金颗粒,这种材料作为基因传递的载体能大大降低G5本身的毒性,提高了G5的生物相容性及对基因的转染效率,在基因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引言:聚苯胺作为一种导电材料,近年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神经探针,生物传感器,以及人工肌肉等[1].材料与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沉积法和浸提沉积法将高氯酸掺杂和柠檬酸掺杂的聚苯胺沉积到天然材料表面,用扫描电镜对聚苯胺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用四探针法检测聚苯胺涂层的导电性,同时评价用这两种方法沉积的聚苯胺涂层与基质材料结合的牢固程度.将NIH3T3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聚苯胺涂层表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其毒性大和药物的耐受性常常中断治疗。一个有效的策略是将两种或者多种具有不同分子靶点的抗癌药物,或药物与基因结合使用,以延长癌细胞的耐药过程,从而提高治疗功效和靶向选择性[1]。
近年来,靶向淋巴组织的疫苗递送系统成为增强疫苗免疫效率的新策略。然而,提高淋巴组织靶向对脂质体疫苗引发的免疫记忆目前并无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在DOTAP阳离子脂质体(LP)中掺入5 mol%的DSPE-PEG或者5 mol%甘露糖修饰的DSPE-PEG,分别制备PEG修饰的脂质体(LP-PEG)和甘露糖修饰的脂质体(LP-Man)。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没有靶向修饰的LP主要蓄积在注射位点,而LP-
众所周知,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疾病,而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临床常用抗癌药物因水溶性差、副作用大等因素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聚合物纳米颗粒因为可以包裹疏水药物、减小副作用、提高药物靶向性而受到广泛关注.pH敏感纳米颗粒可在血液循环中保持稳定,延长药物循环时间,而在肿瘤部位蓄积后,可在肿瘤酸性环境中快速释放药物、发挥药效[1].葡聚糖因为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而被广泛用于药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