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是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破坏因素中复杂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环境侵蚀.将适量的废弃轮胎经机械破碎、研磨、除尘、清洗后得到的橡胶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形成橡胶集料混凝土,一方面,能够使混凝土结构致密,提高其抗渗性,延缓硫酸盐的侵蚀时间,并且一旦硫酸盐侵入,产生体积膨胀时,橡胶为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从而减小混凝土内部的膨胀应力,使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抗裂性能、很高的延性和较高的
【出 处】
:
第一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是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破坏因素中复杂性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环境侵蚀.将适量的废弃轮胎经机械破碎、研磨、除尘、清洗后得到的橡胶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形成橡胶集料混凝土,一方面,能够使混凝土结构致密,提高其抗渗性,延缓硫酸盐的侵蚀时间,并且一旦硫酸盐侵入,产生体积膨胀时,橡胶为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从而减小混凝土内部的膨胀应力,使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抗裂性能、很高的延性和较高的能耗能力.本项目拟采用橡胶颗粒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减小其破坏程度。通过实验,研究橡胶颗粒改良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找出最佳橡胶颗粒掺量,使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达到最高。以期为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研究提供参考,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及其结构耐久性研究工作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采用市场上可采购到的原材料,拟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设计配合比,选取固化剂、稀释剂、增韧剂、气相二氧化硅四个添加剂为变量,分析环氧砂浆不同配合比下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进而得到适合于修复工程所要求的环氧砂浆配合比,为环氧砂浆在混凝土裂缝修复工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由于环氧砂浆价格高,使得环氧砂浆未能在工程修补中大范围使用,在试验中也通过对环氧树脂砂浆中填料的级配进行了分析与调整,得到空隙率较小的填料,从而
制作并搭建一个正放四角锥模型,通过实验和软件模拟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网架结构由于加工偏差引起的装配应力.结果表明,随机加工偏差可以引起较大的初始装配应力,使得网架结构局部杆件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对结构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不容忽视.提出减小和防范装配应力的思路和方法对空间网架结构的设计及制作加工有参考价值.
本文先就建筑、艺术的概念和形式作简要分析,论述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分别从概念、图底、先锋三个主题,讨论当代艺术和建筑在概念和表现上的相互影响.具体讲述了建筑与艺术的概念设计,从整个世界网络宏观地去考虑建筑作品和艺术作品,颠覆建筑必须与其周围环境相和谐的传统思想,以及当代中国实验建筑的意义和价值及其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先锋意义.总之,无论是建筑,还是纯艺术,形式的积累都不是独立地发生的,作
针对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难题之一——膨胀土问题,本项目提出了通过将废弃的轮胎橡胶颗粒掺入到膨胀土中,形成"橡胶土",以达到降低其膨胀性目的的膨胀土改良方法.通过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膨胀土和不同橡胶颗粒含量的橡胶土的基本特性和胀缩特性试验等室内试验,对比研究利用废弃轮胎橡胶颗粒改善膨胀土工程特性的效果,探求膨胀土中掺加橡胶颗粒的最佳配比,为膨胀土的治理提出新的方法,同时,也为
本项目旨在对H型钢嵌岩桩(rock socketed steel H-pile)的传力机理(load transfer mechanism)做出全面的探究.本研究工作分两阶段依次进行:第一阶段为香港某建设项目的桩体现场加载试验(field test)监测以及对桩体样本的实验室力学测试(push-out test),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归纳分析;在取得试验及现场数据的基础上,第二阶段为对整个桩体的
本课题依附于实际工程项目——中低速磁浮轨道及梁系统静、动态试验,在强磁场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探索研究出强磁场下使用普通电阻应变片进行应力应变测试的方法,为中低速磁浮列车运行时轨排的受力测试提供重要方法和依据.
本项目以“南水北调南阳膨胀土渠道的强度衰减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为题,选取南阳膨胀土样,在室内进行了接近实际应力路径下的“单线法”及“双线法”湿化变形试验,研究了土样在不同的压实度、固结压力和湿化历史下的湿化机理、湿化前后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变化规律。取得的湿化变形试验成果表明,湿化使土样的变形模量和强度均有所降低;湿化变形不仅包括湿化体应变,而且包括湿化偏应变;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湿化变形减小。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本项目通过工程调研,自主研发一种简便实用的节能型竖向建筑垃圾管道。该管道主要构件有入口、出口、主体管道、减速器等,并通过这些构件实现以下四个目标:①楼层建筑垃圾无需利用塔吊、井架等机械运输;②垃圾利用重力自由下落,节省人力、物力;③管道安装方便灵活,可多次周转使用;④管道减少粉尘污染,确保工程及周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施工现
本项目以采集到的化石和现代汉中独特的地理环境现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揭示汉中远古地质时期古生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的状况,并通过对汉中地区古环境的研究与相关资料考证来描绘和复原远古时期汉中天然生态环境的变迁面貌.本项目着重对现代汉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考察调研,深刻展示了汉中远古环境与现代环境的巨大差异,旨在倡导人们保护环境、善待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对汉中生态环
文章介绍了RPC的高强性能研究现状,阐述了RPC的耐高温性能的研究背景,并详细论述了其技术思路及实施过程。最后,作者对项目特色与创新从变频搅拌机的使用、高温试验、试验的对比性、蒸养方法作为主要养护方式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