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科学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和趋势

来源 :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2013 CCAMM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工程实践中,机构科学已经成为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的核心.本文通过简短的调查概述了机构科学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变,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利益,识别机构科学在未来技术发展中的挑战和作用.具有机电一体化特征的现代系统仍然需要从机构设计的角度仔细考虑,以便在帮助或取代人工操作的活动中,恰当地达到促进技术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运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将无动力集装箱吊具操纵机构按设计尺寸建立模型,导入公差分析系统CETOL6σ软件中的modeler模块,将集装箱吊具使用安全所要求的封闭环尺寸公差设定为分析目标,进行数字化分析并真实地模拟实际的物理样机装配过程.结合其analyzer模块的贡献度与敏感度分析结果,说明基于简化的空间四连杆机构的无动力集装箱吊具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同时明确了为降低加工成本哪些非关键尺寸的精度可
质量功能配置(QFD)的企业应用实践证明了它所具有的优势.本文针对球罐焊缝检测机器人的用户需求,利用QFD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找到球罐焊缝检测机器人的创新切入点.为企业对球罐焊缝检测机器人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平面3-DOF3-RRR机构是一种典型的可控机构,采用恒速电机和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元,两种类型的驱动通过3-RRR复合后,得到柔性输出运动.通过对混合输入3-RRR的工作空间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应用ADAMS软件对混合驱动机构进行逆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在确定恒速原动件运动规律基础上实现一组给定运动轨迹,通过一般点驱动和曲线转化为样条函数的功能,快速得到伺服电机的运动规律曲线.最后介绍了PID控制器对混合
本文根据动、定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和杆件之间的杆长关系,给出了求解3-PRR平面混联机构位置正解的无约束优化模型.粒子群优化算法相对于其他智能算法有算法结构简单、运行速度快、参数设置少等优点.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上述机构位置正解进行求解,解决了以往并联机构位置正解难于求解的难题.同时,也为其他机构的位置正解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途径.
针对一种新型的机械式钢包加盖机构的尺寸设计,提出一种机构尺度与性能的互逆优化方法,通过对钢包加盖机构主体六杆机构的环路位移分析及受力分析,分别得到机构各杆件的位移关系及力学模型;接着根据机构的应用要求,以力学性能最优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钢包加盖机构的尺寸优化模型,求解得到机构的初始尺寸参数;针对样机在实际调试中的性能要求的变化,对机构杆件的尺寸进行优化调整,以调整量最小为目标,优化得到最终满足性能要
提出了一种求解一般6-5型平台并联机器人位置正解的代数算法.推导出15个只含剩余3个变量最高次数为4次的符号多项式,直接获得了一般6-5型平台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一元20次方程以及该机构位置正解的全部40组解.最后给出数字实例,经反解验证所有解满足原始方程,且无增根.
分析了GDX6S软盒包装机铝箔纸长边折叠机构的功能、原理,并对其中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进行了重点分析与研究,包括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分析与反求,凸轮理论轮廓的计算等.
擒纵调速器是机械式钟镖计时的核心,它是由振荡器和擒纵机构组成,其中机轴擒纵机构是欧洲最早的擒纵机构.本文首先简介具机轴之擒纵调速器的基本构造与类型,其次说明西元10至17世纪擒纵器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接着分析机轴擒纵机构与摆杆、摆锤、摆轮三种振荡器配合应用的构造特性,并探讨这些装置校准的原理,最后造行比较并提出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足机构,其具有成本低和易操作的设计特征,且它具有传统的双足机器人所具备的典型行走模式,如直走、转弯、越障和上楼梯.为了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在MSC.ADAMS里对该机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文章报道并分析了仿真结果.另外,根据仿真结果,对该双足机构的运动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也分析了该机构的操作特性.
基于位移子群理论,提出对变胞机构的变胞构型模块单元展开策略及其几何约束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变胞机构可变因素和构型特性建立了变胞构型单元模型,并完成了一维基本子群单元与多维位移子群的等效构型展开技术,继而研究了子群元素的变构型特征.基于子群单元间的组合计算,体现运动链的变构态特性尤其是几何约束的作用关系,并通过变胞链的设计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