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三維視覺傳感系統及其標定方法

来源 :2009海峡两岸现代精度理论及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高精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国防等领域,但对于大型曲面,由于视觉传感单元测量区域较小或被测物体表面因出现遮挡、存在视觉盲区等因素造成无法一次获得物体表面的全部数据,必须对其进行分块测量。因此,三维数据拼接一直是结构光测量技术的一个研究重点。视觉传感系统环绕被测物体进行多视角测量,通过对视觉传感器进行跟踪定位,可以将各局部测量数据统一到全局坐标系下。本文介绍一种採用摄像机跟纵定位技术的移勤式结构光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系统的拼接原理、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的结构参数标定、拼接系统的结构参数标定以及精度评价。
其他文献
陶澍,1950年8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环境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n1977年,陶澍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获得
期刊
  为了对镭射干涉仪、高精度位移感测器等测量系统进行纳米级精度的非线性误差校准,满足国际比对专案的迫切需要,需进一步提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差拍法
会议
  工具机为机械产业中最基本也是性能要求极为严格的加工机械,而主轴为其最重要的关键组件,同时公差技术是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并且为产品品质与成本的指标,本文目标在于
会议
  在测量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确定某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值以及相应的不确定度,这就要求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以便从测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测量问题中最常用的数学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动态测量在测试技术领域已占主导地位,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研究跟静态精度理论相比,由于起步较晚,涉及的参数更多,复杂程度更高,至今
芬兰地理学家主持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随着多年冻土的融化,北极的地形将发生巨大变化,这项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北极多年冻土的整个区域.科学 家经过研究发现,该地区现在发生的许
期刊
  本研究探讨应用差分干涉对比(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DIC)显微技术于三维形貌量测的可行性。差分干涉对比(DIC)显微技术原为一影像强化技术;惯用于强化透明
会议
  微V形微结构常应用于光学元件如液晶平面显示器的导光板,随着精微制造技术的应用,V形微结构的尺寸降至微米。如何简易的检测模具与成形微结构的尺寸,包括特征高度、宽度
会议
  仪器测量系统结构布局对仪器精度有重要影响,为了既保证测量精度又降低成本,在仪器的设计上提出了多种原则,如传统的阿贝原则及艾伯斯坦原理等。但这些原则均只适用于一维测
会议
  本文简要介绍了ISO15530系列标准。ISO15530系列标准基本上采用靜态测量误差理论来评定坐标测量机测量不确定度,与其实际使用的动态测量情况不符,带来一定的评定误差,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