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评价

来源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untppl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三角洲是地球表面海陆变迁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变化快速、复杂,因此对黄河三角洲进行系统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遥感影像数据和实测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基于栅格单元和生态功能区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状况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即沿海地区等级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内陆地区等级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从沿海到内陆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呈梯级上升趋势。 通过对比分析1986年、1996年以及2001年的遥感监测结果证明,得益于黄河水量的补充,黄河三角洲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在内陆地区得到逐步改善并趋于稳定,而沿海地区特别是滨海滩涂地区,由于淡水资源的匮乏、土地的不合理开发,以及石油工业的影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对地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河龙区间5条典型支流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三川河和湫水河流域淤地坝拦减粗泥沙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了其不同年代淤地坝拦减粗泥沙量。通过分析实施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前后泥沙粒径的变化、淤地坝配置占比与减沙占比的变化后认为:淤地坝是快速减少入黄粗泥沙的首选工程措施。当5条典型支流淤地坝配置占比平均达到3.0%时,淤地坝减沙占比平均可以达到60%。因此,为有效、快速地减少入
本文主要阐述了湿地的主要功能,分析了目前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湿地保护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黄河河口治理关系到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和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的良性维持,是治理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1855年以来黄河三角洲演变和不同时期流路的变化情况,总结了黄河河口的主要治理历程及治理措施。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保障河口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稳定清水沟流路,有计划地使用备用入海流路,处理好黄河河口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良性维持的关系,以及建立健全科学
三角洲地区通常是比其他地区更为年轻,自然状态上更动态与易变,但它却是各国重要的工业、运输与休闲基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如海平面上升、不可预料和更频繁风暴潮的发生以及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而带来的基础设施与财产价值的不断增加,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更大的洪水风险。这就要求基于地区发展、水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估方面新的战略与方法来应对洪水问题。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遭受着河流洪水、飓风引起的风暴潮以及严重的海岸流失的威
为了确定黄河流域长时段的水量平衡,开发了一个新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应用到了黄河中游。该模型主要基于土壤-植被-大气转换模式和径流形成模型(SVATHYCYMODEL),采用数据包括过去40年(1960~2000年)128个气象站数据和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考虑植被变化的影响,引入了植被覆盖率(VCR)指数。利用VCR,模型模拟了黄河中游实测流量。根据模型计算结果,黄河中游支流产流量急剧降低,进而
根据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原则,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确定了约为23600hm的黄河三角洲应补水的湿地恢复和保护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湿地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研究基础上及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水分-生态耦合作用机理,建立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环境需水及评价模型,并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水教育对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管理及中国现状教育体制的促进作用,阐明了进行水教育行动的意义所在。其次在分析国内外水教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行水教育的目标及其实施框架,并从借鉴国外经验、倡导中国特色水教育、合理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研究和实践指导,以及提升水教育的核心力量等方面提出未来我国进行水教育行动的发展战略。最后,倡导"知水、爱水、节水、护水"的价值观
南水北调受水区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为解决当地地下水超采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本文根据水利部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编制工作的成果,介绍了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状况、地下水压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今后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气候变化是造成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变化和引发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应用WEP-L分布式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近50年来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并以黄河河源和黄河中游伊洛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分析水资源对降水和气温等主要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980~2000年与1956~1979年相比,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各水资源量的变化是:地表水资源量减少30.3亿m,地下水资
本文主要考虑了洪水预报和风浪不确定性因素对汛限水位进行随机分析,对调度过程中的主要相关参数起始水位、入库洪水、泄流进行了误差识别,结合洪水预报精度进行随机性分析,应用一次二阶矩法和相应的理论分布描述事件的随机分布,洪水与风浪采取不同频率的组合方式计算,对应某一汛限水位的调洪过程不再是一确定过程,而是具有随机分布特性,反映了实际防洪调度中各因素的随机作用。结合允许风险标准进行了漫顶风险评估,在满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