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γ-聚谷氨酸功能化阿维菌素的制备与缓释性能研究

来源 :第二届生物农药理论探索及产业化技术创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1227000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药一直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重要手段,由于长期过分依赖于化学农药,出现了化学农药滥用、误用和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对环境与人体健康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具有安全性等优点的生物农药得到了大众的青睐.然而生物农药的分散性、环境敏感性、等缺点阻碍了生物农药的普及与推广,纳米缓释农药剂型则可以有效解决水分散性、光敏感性、有效作用时间短等问题.壳聚糖与γ-聚谷氨酸均是具有生物兼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且对植物具有促生产作用等优点的天然高分子,利用两者的特性合成的纳米农药具有较好应用的前景.本研究以具有聚正电荷的壳聚糖(Cs)与聚负电荷的γ-聚谷氨酸(γ-PGA)作为原料,通过离子交联与O/W的方法对阿维菌素(AVM)进行包裹形成具有功能性的纳米农药(Cs/γ-PGA-AVM).采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I-T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用KBr压片法对Cs,γ-PGA,Cs/γ-PGA-AVM,AVM进行红外分析,Cs红外谱图1590 cm-1处为伯氨基的吸收峰,而Cs/γ-PGA-AVM上伯氨基吸收峰消失且在1540 cm-1出现了新的仲氨基峰,同时在1734cm-1出现了AVM的大环内酯羰基峰,说明了该反应是Cs链上的氨基与γ-PGA链上的羧基通过电荷作用形成纳米颗粒且包裹上了阿维菌素.另外纳米农药颗粒平均粒径为61 nm,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Cs/γ-PGA-AVM相比AVM在紫外灯下具有一定的抗光解作用.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对比在不同pH释放介质条件下的释放速率,可发现在pH 8.5相对于pH 7.0与pH 5.5条件下释放速率较快, pH 5.5最慢.实验结果为生物农药的有效推广与昆虫肠道碱性环境药物快速释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秃杉树皮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其对水绵的生物活性.[结果]从精油中分离出17个色谱峰,初步确定了其中的3个化学成分;秃杉精油对水绵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00 μg/mL处理后24 h以及100 μg/mL处理后48 h可见白化.实验得出秃杉精油对水绵叶绿素a的抑制率在24 h、48 h、72 h时的IC50分别是84.9μg/mL、46.6 μg/mL和31
楝科植物活性多种多样,本文对楝科的六个属所具有的杀虫、抗菌和除草活性及活性成分进行了综述.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属:米仔兰属(Aglaia)、楝属(Melia)、洋椿属(Cederla)、驼峰楝属(Guarea)、桃花心木属(Swietenia)、鹧鸪花属(Trichilia);具有抗菌活性的属:米仔兰属、楝属、洋椿属、驼峰楝属、鹧鸪花属;具有除草活性的只有楝属中的印楝(AzadirachtaIndi
[目的]探讨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的亚致死效应,为甜菜夜蛾的综合防治和溴氰虫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确定其亚致死剂量(LC10和LC25),并分别用该亚致死剂量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和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以LC10和LC25剂量处理甜菜夜蛾3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表达作用.[方法]4龄甜菜夜蛾以含毒人工饲料(包含0.01 and 0.02 mg/kg的氯虫苯甲酰胺)饲养直至化蛹,以乙基香豆素为底物,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蜕皮后6-36 h中肠P450s酶脱乙基活性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了其对P4
杂草稻防治是世界性难题。精恶唑禾草灵对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对杂草稻也有一定控制效果,但对水稻安全性差。研究表明,isoxadifen-ethyl能够提高精恶唑禾草灵对水稻安全,但亦能提高杂草稻对精恶唑禾草灵的耐药性,无法在控制杂草稻中直接应用。利用安全剂种子处理选择性提高栽培稻对精恶唑禾草灵耐药性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杂草稻的防治策略,然而,isoxadifen-ethyl种子处理无法有
[目的]滴灌施药能够使农药均匀分布在根部区域,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严重为害世界各地柑橘树。为了以滴灌施药的方式有效防治柑橘木虱,进行药剂筛选。[方法]将采自于九里香上的木虱转移到砂糖橘苗上,以滴灌施药的方式对DI-01、DI-02、DI-04、DI-05、DI-06、DI-07、DI-08、DI-09、DI-
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是一类寄生于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内的共生细菌,可产生毒蛋白、蒽醌类和细菌素等杀虫抑菌物质.采用小型发酵灌法对发光杆菌1029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为4%、pH值为7-8、通气量为1.2 V/V·min、搅拌速度为200rpm、发酵时间为48h时,发酵液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最高;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发光杆菌1029发酵液对小菜蛾、
[目的]改变甲硫氨酸中硫元素价态,合成出以氟虫腈为母体的甲硫氨酸氟虫腈(Fmet)、甲硫氨酸砜基氟虫腈(Fmo)、甲硫氨酸亚砜基氟虫腈(Fmi)这三种化合物。通过检测其在蓖麻韧皮部的输导性,找出同系列中输导性最好的化合物,研究药物吸收方式,找出产生输导性差异的原因,为导向农药的合理化设计提供思路。[方法]检测Fmet,Fmo,Fmi三种化合物在蓖麻幼苗上的韧皮部输导性,选出韧皮部输导性最好的化合物
基于草甘膦在EPSP合酶的作用靶点对zinc数据库进行药物筛选以得到和覃甘膦作用相似的化合物.首先利用草甘膦的理化性质对zinc数据库进行初步筛选,再利用LeadIT2.1.8进行第一次筛选,再通过SeeSAR3.2、autodock4.2.6 (Vina)进行分子对接,达到交叉验证的效果,以得到结合最优的化合物.本文的蛋白来源于PDB序列号为2GGA的晶体结构,利用结合在其中的草甘膦对目前的分子
马泡瓜(Cucumis melo L.var.agrestis Naud.),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葫芦目、葫芦科、黄瓜属,是我国玉米、大豆、花生等夏季作物田常见杂草,在我国大多数省市均有发生.本文对马泡瓜种子的休眠特性,光照、温度、盐分、pH、水势等环境因素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播种深度对其幼苗出苗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马泡瓜的防除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马泡瓜种子无休眠,收获后第二天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