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持下的户外广告布设潜力评价及优化策略

来源 :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2437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和重要景观要素的户外广告向精致集约型、高品质发展转变.在当前的户外广告规划中,急需一套综合、高效的评价方法来评估户外广告的规划布局,以协助规划导控更精准.基于宜出行和POI的大数据分析,为户外广告布设潜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户外广告布设的影响要素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宜出行和POI数据确定各评价因子,构建了宏观层面的城市户外广告布设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绍兴市越城区为例开展了相应的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强化次级潜力地区布设引导、构建户外公益广告规划等级结构体系、促进两类广告适当融合互补的导控策略,相关成果可为当地广告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结合工作实际,以工程建设项目“一张图”系统为抓手,在空间全域数字化基础上,以数据治理的核心问题为导向,基于大数据、GIS、倾斜摄影等信息化手段,建设覆盖规划、实施、监管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以智能编制、精准实施、长期监测、定期评估、及时预警为骨架的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横向生态闭环,以及“上接市自然资源局,下达区内其他政府部门”的一体化纵向轴线.
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振、抗疲劳和成型工艺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等领域,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复合材料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会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产生裂纹、分层、脱粘等结构缺陷。生产过程中的初始缺陷,在载荷、疲劳、温度变化等条件的作用下,不断的扩展与积累会大大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因此,为保证复合材料结构的使用和运行安全,十分有必要利用快速
随着国家对城乡智慧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整合、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同时随着新技术创新突飞猛
随着自然资源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发挥数字化在机构改革后的新优势,需要建设一套满足国土空间规划审批事项且进一步融合业务需求的一体化审批平台.本文通过对国土规划原有审批系统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平台建设实践,对建立一套实现全事项覆盖、全过程审批和全流程服务,支撑
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流行疾病等不确定因素正在威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高灾害脆弱性和低危机响应能力成为城市治理的核心问题.伴随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也将促进管理人员更方便精准地制定以数据为依托的新型灾难应急方案.本文首先概述了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化韧性城市的概念和意义;再以温哥华为例,从风险识别、状态评估、规划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阐述其在面对地震灾害时如何运
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融合”,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就是将城市看作一个可以融合的整体,将政府分散的部门信息资源及社会资源进行融合,打造整个城市运行的数据大脑、神经网络、指挥中枢,实现“全时空、全要素、全过程、可视化、智慧化、持续化”的城市运行管理,提升政府管理效能,服务资本市场,丰富市民体验感知.本文通过对全国先建城市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合未来省会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衡量城市韧性的一个重要标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暴露了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许多问题.本文对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思路,以期为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卫生管理的信息化支撑水平提供借鉴.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乡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媒介,乡村的智慧式成长可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战略选择,依靠智慧式发展理念实现乡村经济、人文、社会等多维空间的重构优化既是必然趋势,也是一项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另一方面,各地进行大量实践,但也不乏模糊智慧城市与智慧乡村概念的做法.基于此,本文在剖析二者的内在定义和梳理常见认知误区的基础上将“技术—经济—权
从城市韧性视角出发,探讨影响地下轨交空间步行路径通行能力的规划与设计要素.本文采用现场观测、实地采访和文献查阅的实验方法,对重庆临江门地下轨交站点的步行路径进行实测调研,获得地下轨交站点使用人群的行为特征及各设计要素(空间尺度、环境要素);分析实测设计要素与使用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建立地下步行路径设计要素与使用人群行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得到影响城市地下轨交站点步行路径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得到结论:临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将企业开办时间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项目策划生成是项目审批全流程再造的首要环节,项目策划生成的效果决定着后续审批环节和监管环节的实施效果,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贵阳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积极落实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