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钛钡比钛酸钡纳米晶粉体及其陶瓷的制备和表征

来源 :第三届中国(西安)纳米科技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不同钛/钡比的钛酸钡纳米晶粉体及其陶瓷。通过XRD、SEM和TEM对钛酸钡粉体及陶瓷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陶瓷的介电性能,研究了钛/钡比对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的纳米晶粉体(900℃ /2h)主要为立方相钛酸钡,平均粒径约19~ 33 nm;随Ti/Ba比的增加,钛酸钡纳米晶粉体平均粒径呈先稍递减后增大的趋势,当粉体平均粒径大于30nm时,四方相在混合相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1300℃/2h烧结的Ti/Ba=1.04的钛酸钡陶瓷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对碳纳米管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C-FED与PDP的特点,指出C-FED虽然充满诱惑极具挑战性,但要进入市场走进寻常人家,还需克服许多障碍,如器件寿命、可靠性,发光均匀性等等,提高量产性能等。
本文根据天然纤维的特点,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筛选出较佳的纳米分散剂、乳化剂,采用合理的分散整理流程,使纳米颗粒分散成双电层的乳状液。通过对纯棉机织物进行整理,拒水拒油综合性测试评价分析,形成最佳的纳米拒水拒油整理剂;开发具有舒适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纺织服装品。
采用共沉淀-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出PSZ[ZrO2(Y2O3)]纳米粉,研究了位阻剂、超临界流体干燥处理工艺和晶华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粉末可以有效地防止干燥过程中粒子间的团聚,选择PEG作为位阻剂:采用260℃×7.5MPa的超临界流体干燥处理和650℃×1.5h的晶华处理制度,可以得到颗粒团聚程度小、近球形、平均粒度<40nm的以四方相为主的ZrO2(Y2O3)纳米粉
采用喷雾热解法在500mm×500mm×5mm的玻璃基板上制备了SnO2:F+Sb纳米薄膜。研究了液流量、基板至喷嘴距离、基板温度及喷枪移动速度对薄膜导电性能及薄膜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在基板温度为430℃、液流量为1.2ml/s、气压为3.5bar、距离为35cm、喷枪移动速度为2cm/s的条件下,制得的薄膜表面光滑平整,且薄膜导电性能良好。
本研究采用价廉的LED作光源,以可弯曲的内壁镀金毛细管为气体吸收腔,在系统中设立了一个参比探测器消除了光源波动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实现了对甲烷气体浓度的精确检测。实验证明,光吸收随气体压力呈线性变化。可弯曲的内壁纳米镀金毛细管的使用,代替了传统的玻璃气室,使系统的结构紧凑、轻便,光纤藕合点性能稳定,使系统设计成便携式成为可能。
采用温控电弧炉,在氦气氛下,使用Fe-Ni-Mg(1∶1∶8wt%)合金催化剂,通过控制温度等工艺条件,在容器内壁生成了大量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尤其在阴极与阳极之间有大量的宏观网状薄膜.通过氧化-酸浸对所获得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提纯,去除了管中的无定形碳、纳米碳颗粒等非晶碳颗粒及纳米金属粒子,提高了单壁碳管的纯度。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两步纯化方法,在500℃空气中烘烧2h;再用20%盐酸浸泡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了Mn2O3和纳米LixMnO2微粒,并运用缺陷反应规则分析了反应机理,提出了相关的缺陷模型,通过产物的密度测定证明了模型为填隙型非计量化合物模型。产物的首次充电比容量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可逆容量也随合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理论分析所得规律一致。LixMn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最高放电容量达到160mAh/g,虽然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LixMnO2在充、
采用活性纳米CaCO3在单组份环氧树脂基础上对其进行改性,研究纳米CaCO3添加量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粘接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纳米CaCO3添加量为20%时,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各方面性能改善最佳;能完全取代昂贵的白炭黑对环氧树脂的补强作用,降低成本。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对纳米TiO2纤维进行了修饰,并对修饰后的光催化性能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经过NaOH碱液刻蚀后的负载光催化剂光催化效果要好于空心玻璃微珠未被刻蚀负载催化剂和悬浮体系的光催化剂。
采用水热法,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并在一定的焙烧温度条件下,成功地制得了单分散类球形CeO2纳米粒子。用SEM、TEM及ICP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粒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200℃、焙烧温度为700℃下制备的纳米CeO2粉末颗粒的粒径为55~65 nm,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且呈类球形,纯度达到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