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对表达口蹄疫病毒复合多表位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以及DNA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应答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本课题组构建的共表达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以及猪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vUTA2-OAT以及DNA疫苗pVRI-OAT,分别以vUTA2-OAT/vUTA2-OAT、pVRI-OAT/vUTA2-OAT和vUTA2-OAT/pVRI-OAT等3种方式接种牛,然后通过间接ELISA、中和试验和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评价其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表明这3种策略均能诱导牛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其中pVRI-OAT/vUTA2-OAT等策略免疫效果最好,诱导的中和抗体达1:64,已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而细胞免疫水平则比后者高得多(p<0.01).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免疫攻毒试验,并最终筛选出最佳疫苗和免疫程序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用PCR方法从小尾寒羊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PrPc核心片段DNA,并克隆到硫氧还原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小尾寒羊PrPc核心片段表达重组质粒PrP-pET-32a(+).PrP-pET-32a(+)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融合表达小尾寒羊PrPc核心片段Trx-PrP27-30.Ni+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kD的Trx-PrP27-3
朊病毒病(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是致病型朊蛋白(PrPSc),聚集在牛脑中能够引发牛海绵状脑病(BSE).利用自制的单抗4C11和国外同类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的比较染色,结果显示单抗4C11和国际上常用的单抗在BSE阳性切片的IHC染色结果上没有显著差异;利用单抗4C11结合IHC方法检测中国山东省150例牛脑样品的实验表明,所有送检样品中IHC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且IHC方法比
用纯化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后多次免疫山羊采血分离血清制备包被抗体,以自制的H7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建立了检测H7亚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经实验证明ELISA最适工作条件的如下:羊血清1:1000倍稀释(1μg/mL);单抗1:40000倍稀释(1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1:5000;单抗作用时间1.5h;酶标抗体作用时间1.5h.通过统计学检验证明建立的
本实验利用已制备禽流感H5亚型的单抗,通过对ELISA反应各步最佳工作条件的确定,建立了以多抗作为包被抗体,单抗作为一抗的ELISA诊断方法,对各个工作组分的工作条件作了优化,各个工作组分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羊血清:1:1600倍稀释(1μg/mL);单抗1:10000稀释(1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5000倍稀释;一抗反应时间1.5h;酶标抗体作用时间1.5h.并经特异性试验、敏感
目的建立猪链球菌2型的仔猪动物模型,并进行免疫保护试验. 方法取21头38日龄链球菌及PRRSV感染阴性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3头.7d后2和5、3和6、4和7组每头分别静脉接种6×107CFU的的猪链球菌2型(Strep.suistype2)HA9801株(MRP+,EF+)、SH01株(MRP-,EF-)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quisubsp.zooepidemicus)ATCC3
从湖南省送检的9不同区域的规模猪场,选择9份猪瘟阳性病料进行E2基因的RT-PCR、测序,并经DNAstar软件对9株野毒序列及已经发表的4株标准猪瘟毒Alfort株、Brescia株、C-株、Shimen株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了CSFV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9株野毒的序列同Shimen株相比,所有毒株的碱基变异随机分布于整个序列,无缺失和插入,CSFV9株野毒的E2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
猪瘟作为养猪业的大敌,已肆虐百年以上,有关CSF的研究也已开展多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养猪国家流行的CSF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CSF防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根据我们近年对黑龙江省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调查表明,该省因猪瘟引起的直接死亡或因猪瘟的隐性感染并发其它传染病引起的间接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5%左右.许多猪场虽然按计划实
将编码猪瘟病毒(CSFV)主要保护性抗原的E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了含CSFVE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E2.将其电转化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疫苗株,构建了携带pVAXE2质粒的重组菌S.C500/pVAXE2,并对重组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进行了鉴定.分别用1×108CFU、2×109CFUS.C500/pVAXE2经口服或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及家兔,用间接ELISA检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PRV)Fa株糖蛋白gD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成功地从重组质粒pB13中扩增出了糖蛋白gD基因去信号肽片段.随后,将此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ThiohisA中,测序结果表明糖蛋白gD基因去信号肽片段长1155bp,序列与PRVFa株糖蛋白gD基因完全一致.经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后,重组质粒pThiohisA-gD在宿主菌XL1-blu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Becker株的gC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我国伪狂犬病病毒代表毒株Fa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到了1条约1.6kb的片段.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重组质粒.通过酶切鉴定,初步证明重组质粒pMD18-T-FC包含PCR扩增产物.将此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并与报道的gC基因序列比较,确证重组质粒pMD18-T-FC